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8-06·阅读时长5分钟
不久前,我无意间看到一张照片,拍的是上海外滩的夜景:黄浦江、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都是再熟悉不过的风景,但在城市的天际线之上,却是一个绚丽到令人窒息的星空——星星多到劈头盖脸,银河在夜空中勾勒出清晰可见的形状。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法国摄影师蒂埃里·科恩的杰作。他先是走访了几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比如纽约、旧金山、巴黎、上海等,拍下这些城市的夜景,然后,他又去与这些大城市处于相同纬度但人迹罕至的荒漠、草原、戈壁,拍下那里的星空。最后,城市与星空被拼接在一起,于是,纽约获得了内华达沙漠的星空,巴黎获得了蒙大拿州北部乡村的星空,上海则得到了西撒哈拉沙漠的星空。
蒂埃里·科恩拍摄
这张照片在我心里激起了很复杂的感受。照片中上海的星空当然是假的,但又是真的——如果不是光污染,如果纯粹由星星来点亮一座城市,上海的星空本来应该是这样的。假如真的能在上海看到这样的星空该多好!我想象着自己像《1Q84》里的那位主人公,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走错了一个出口,就进入了另一个时间的隧道,到达一个拥有漫天星河的异世界。
但遮蔽我们视线的,仅仅是城市的光污染吗?而我们“失去”的,仅仅只是漫天星河吗?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做这一期夜晚专题的由来。渴望光与温暖,是人的本能。追逐效率与成功,是白天的使命,也是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但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个世界永远有一半是黑暗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被夜晚所塑造。我们身体的节律、情绪的涨落,甚至思想的脉动,都与日夜循环密切相关,而这恰恰是我们人之为人的原因之一。
从下午6 点太阳落山开始,这期专题将带你们一点点进入夜晚的不同乐章,体验黑夜不同层次的美、深邃与神秘。
你会读到南极的日落、海边的夜鹰、画家的夜间巴士、一顿街边宵夜里的愉悦与友谊、一轮月亮见证的阴谋和疯狂、午夜时分的妖怪派对,还有哲学家、心理学家、天文学家在夜晚思考的那些事情……随着夜色越来越暗,越来越深,最终会突破某个界限,黎明会到来,太阳会再次升起,一切又会重新开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夏天的夜晚,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这是我们这一期开场问卷的问题,而我们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看星星、看月亮、捉萤火虫、捉蟋蟀、吃西瓜、吃冰淇淋、吃夜宵、听音乐、听鬼故事、做几个好梦、一觉睡到天亮……
这份清单将几代人的童年最大限度地联结在了一起。原来时间并没有改变太多事情,至少我们关于一个美好夏夜的期待并没有太多区别。就像这期杂志的封面插画,蚊帐、书本、老式电风扇、随身听……插画师岑骏画的大概是属于他自己的少年时光,但稍微变换一下道具,就会变成你们当下的童年风景。如果时间是无尽的黑夜,生命就是夜幕上一闪而过的流星。这样闪闪发光的夏日夜晚,要珍惜啊。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少年新知》订阅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38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