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当一个三届奥运冠军,决定再次突破自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16分钟

81人看过
拼尽当下,不问终点。

4分06秒42!


终点线上的计时器骤然定格,沸腾的欢呼声席卷全场。撞线后的菲斯·基普耶贡(Faith Kipyegon)再也撑不住了,一下躺在跑道上,胸口剧烈起伏。


一旁的丈夫快步上前,将她扶起身来,两人紧紧相拥。随后,她顺势拽住被递上来的一面肯尼亚国旗,走向那十多位与她一起完成征程的配速员,和他们逐个击掌、拥抱。这是属于他们共同的荣耀。



exhausted……当镜头对准她、主持人询问此刻感受时,她大喘着气吐出这个词。但很快,她轻轻耸了耸肩,脸上绽放出明媚的笑容,“但我感觉非常好,我已经拼尽全力了。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成为第一个一英里跑进4分钟的女性,而一切证明了,这并非遥不可及,只是时间问题……我也不会放弃,会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


欢呼声再次如潮水般涌起,比刚才的更加响亮。


尽管没能叩开“4分钟”的大门,实现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约合1609.34米)的壮举,但这次尝试依然会被历史铭记。这一成绩,也已将她两年前在摩纳哥创造的4分07秒64的世界纪录甩在身后,她仍是这个星球上跑得最快的中长跑女将。


在普通人的世界里,4分钟倏忽而过,喝一口水?发一条消息?轻得不留一点痕迹。但菲斯用这短短4分钟,向全世界证明展示了梦想之重:所谓极限,就是用来突破的,只要勇于追求梦想,就没有不可能。


正如发起这项“破4计划”的耐克所说:


关键不在于女性能否突破4分钟,而是何时。(It's not a matter of if a woman will break 4, it's when.)


菲斯说,“我相信这一天终将到来,如果不是我,也会有其他人。”



与梦想成真相距的那6秒多,或许就是人类与极限之间尚未被填平的沟壑,这恐怕仍是一道“密不透风的墙” ,但菲斯已从墙上敲下了第一块松动的砖。当一位母亲带着产后的伤痕继续奔跑,当千万个“她”在屏幕前为一句“We have Faith”热泪盈眶,当更多年轻运动员从“这念头也太疯狂了”变成“我也想试试”,开启属于她们自己的征程……这道墙的坍塌,早已不是时间问题——因为勇气的传递,本就是最动人的破纪录。


这将是一场人类体育史上最伟大的“未完待续”。




从迎战到备战: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1954年,英国运动员罗杰·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以3分59秒4,首次刺破“一英里4分钟”这个长期被断言为人类永远无法逾越的极限。此后的70多年间,有近2000名男性运动员追随他的脚步冲破这道线,但女性运动员的名字,始终缺席于这份名单。以冷冰冰的历史数据推算,女性等待这一天的到来,或许要到2030年,甚至更遥远的2065年。


然而,在2025年的初夏,一位勇敢的女性,决意提前叩开这道命运的闸门:她就是奥运会史无前例的1500米三连冠得主、三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孕育了新生命后带着产后的伤痕——也是荣耀,重返赛道的肯尼亚田径名将:菲斯·基普耶贡。


菲斯·基普耶贡


一如她的名字菲斯(Faith),她向全世界展现了“信念”的力量。


即便早已战果累累,她仍决意挑战自我、突破极限,“我曾三夺奥运金牌。我曾问鼎世界冠军。我问自己,我还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去拿更多的奖牌吗?那为何不打破常规,勇敢逐梦?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为了实现梦想,她开始了为期8个多月的严格训练,每日清晨6点,就开始在肯尼亚的烈日和红土地上奋力奔跑。


菲斯和团队在肯尼亚训练


当然,她绝非孤身一人:


相伴多年的教练,制定了一如既往的科学计划,一再鼓励她尽管去跑、保持耐心就好;一批顶尖运动员与她并肩奔跑,跟随团队的节奏,让她更加安心、心无旁骛;还有如兄长一般、同样冲击过人类极限的埃鲁德・基普乔格(Eliud Kipchoge)不断与她交流,给她不仅专业上的指导,更有精神上的支持。2017年,基普乔格首次向“马拉松跑进2小时”的极限冲击,但以23秒之差抱憾失败,2年后,经验与科技的叠加,细节上的臻于完美,让他最终以1小时59分40秒,完成了这一人类运动史上最伟大的挑战之一。


基普乔格(左)与菲斯(右)


而说到精神上的支持,作为一名妈妈运动员,女儿艾琳(Alyn)更是她无穷的力量源泉。母亲的身份让菲斯意识到,她需要成为一个人的榜样——由此她也相信,自己能成为一群人的榜样。天真的女儿会在她拿亚军时追问为什么输了,在她出远门比赛时会让她“带金牌和巧克力回家”,虽然懵懂,也会懂事地不因妈妈在训练时一周只能陪自己一天而哭闹。


菲斯和女儿艾琳


还有她的肯尼亚同胞们,喊着“Harambee”这一肯尼亚国家格言——意思是“我们一同前行”,为她加油;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粉丝,在社交媒体上纷纷用“We have Faith”刷屏,这是她的名字,更是千万人托举的信念。


支持她长达15年之久的耐克,看见她的这份雄心与勇气,也用最尖端的前沿科技助力了她的追梦之旅:战袍和战靴的开发精确地采集了她的身体和训练数据,为她量身定制,轻薄如第二层皮肤,采用了最新的面料科技,钉鞋叩击地面,带来飞翔一般的速度体验,让她感觉自己“像个女超人”。


耐克为菲斯量身定制的竞速服


压力如影随形时,她会在祈祷中获得内心的平静,在喜欢的旋律里抚平心跳,在看滑稽电影时用哈哈大笑暂时卸下重负,或者拉上女儿一起,在自家农场里采摘牛油果。但真正在每日清晨唤醒她,让压力通通让位的,是多年前那个每天赤脚跑16公里上学的乡村小女孩,是追随她脚步的年轻女孩、跑者们,是 “让女儿看见妈妈如何追逐梦想” 的执念。她不忘来时路,更希望激励下一代。



当发令枪响起,

她究竟突破了什么?


这一天终于到来。巴黎时间6月26日的晚上8点,她站上了巴黎夏洛蒂体育场(Stade Charléty)的跑道——这也是去年她获得举世瞩目的奥运三连冠的地方。


当天,现场一片紫色的海洋:从中央舞台到看台的人潮,从赛道标识到她战袍的纹路……这是菲斯最喜欢的颜色。蓝与红混合而成的紫色,是她热爱的祖国肯尼亚的天空与土地的交织,也是爱与力量的共生。


现场是一片紫色的海洋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名作《紫色》(The Color Purple)中,展现了一名黑人女性觉醒和反抗的历程,鼓励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自由平等,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黑人女性。在小说中,紫色是被压抑的生命力,也是爱的见证,它最终以最绚烂的方式破土而出——40年后,菲斯同样如一道紫色的闪电,在一个遍布紫色的赛场中,向世人展现了梦想的重量。


对她来说,这不仅仅关乎突破她个人或是人类的极限,更重要的,是对下一代、尤其是女性的激励。


菲斯向支持者挥手致意


“男性能做到的事情,女性也能做到。你可以心怀梦想,并实现目标。”菲斯想对自己那7岁的女儿、以及更多年轻女孩说,“极限就是用来突破的。 这就是女性该走的路——突破极限,勇敢追逐远大梦想。”


终点线前,手握冲线带的正是基普乔格。当两代追梦者在终点线上相拥,这同样是一场跨越性别的传承。他曾说,“生活就是关于追逐梦想。设定梦想,然后为之努力,这让你每天有动力去前行、去坚持。那才是真正的奔跑。”


基普乔格在终点线迎接菲斯


结束后的发布会上,有人回顾菲斯的分段数据,从稳健的第一第二圈,到发力的第三圈,再到最后的放手一搏,“感谢你没有选择保守,感谢你拼尽全力,于是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发生。”这也是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她回应道,“昨天确实非常艰难,压力很大——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件非凡的事情。但我没想过留有余地,我当时只想到的是,我究竟能跑多快?我的身体里,还有多少能量可以释放?”


菲斯娇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跑步,让她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在中国,即便挑战开始已是北京时间的凌晨2点,在耐克组织的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线下观赛活动,依然人头攒动,大家紧盯屏幕,屏息静待这历史性的一刻。


“‘破4’无关能否实现,而在于当人们为共同目标齐聚一堂时,见证并亲手缔造奇迹的时刻。这是一次挑战人类极限的尝试——无论结果如何。”有人说。


线下观赛活动


屏幕的另一端,25万网友熬着夜紧盯直播,留言区的热评滚烫:


女性力量,毋庸置疑。

无论结果如何,这都让人非常感动。

极限,注定要被突破。

任何热爱跑步的人,都会明白今天这一刻意味着什么。

……


从五月到六月挑战开始前,耐克已在全国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在内的12座城市,组织31场“一英里挑战赛”,来自全国各地的900多名跑者用脚步接力,为这场将改写历史的挑战加油助威。


“太燃了!”当天,中国马拉松运动员殷晓雨,也在终点线附近的看台上观赛。她曾和菲斯一样,是一名专业的女子中长跑田径运动员,因伤退役后开启了马拉松的征程。她也曾挑战自我,立下“100个半程马拉松的冠军”的目标,并在跑马8年后如愿实现。


对菲斯,她连连说了好几个“勇敢”,“她太勇敢了,去做那些被认为‘不可能’的事。很多时候,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不可能’就会变为‘可能’。哪怕失败也没关系,只要你拼尽全力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在她眼中,菲斯早已站在巅峰,却仍不肯停下挑战的脚步,这份 “敢想敢拼”,也恰是当下许多人缺失的光。而跑步,仿佛有一种魔力,总能让人在汗水中拾回能量,在脚步里撞见更多可能。


殷晓雨在现场观赛


实现“半马百冠”的挑战后,殷晓雨在对成绩的追求上松弛了一些,但她的生活,早已离不开跑步,“我可以三天不跑,但一周不跑忍不了。”如今,她会在赛道上做一些直播,能“开开心心地比赛”,听听音乐,不再只为夺冠目标紧绷;她也做起了自媒体和直播,分享跑步知识、种草运动好物。但竞技的火苗从未熄灭,突破保持了六年的半马PB(Personal Best,个人最佳成绩):74分28秒,是她和自己未来两年的约定。


而赛道之外,也正有更多普通女性,在用奔跑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轨迹。每个人热爱跑步的理由或许不尽相同,但毋庸置疑,跑步给了她们无穷的能量。


殷晓雨在跑马过程中结交了很多女性跑友,也有不少热爱跑步的女粉丝。她分享道,有人爱那份“整装待发”的自信:梳起喜欢的发型、穿上亮丽的运动服和跑鞋,一句“我要去跑步了!”,就是对生活最鲜活的宣告;还有人借跑步偷得片刻自由,舒缓压力,“跑步的时间只属于自己,整个身心轻松愉快,快慢根本无所谓。”


而运动,也总能让同频的人相遇,然后焕发出更大的能量。2025年4月,耐克专为女性打造的After Dark Tour全球夜跑系列赛登陆上海,近3500名女性跑者的飒爽身姿,掠过外滩与黄浦滨江,成为“魔都”夜色里最亮的光。这场融合了夜生活、社群与时尚的奔跑,让她们在彰显自我的同时,也在彼此的支持里,汲取集体创造的能量。


耐克专为女性打造的After Dark Tour全球夜跑系列上海站


对于跑步所能带来的强烈归属感和社区感,耐克跑鞋线产品经理、前耐克跑步俱乐部教练阿什莉・坎贝尔(Ashley Campbell)也深有感受。“女性太懂情感连接的珍贵,而跑步真的有一种力量,把大家紧紧汇聚到一起。”她本人,也在跑步中收获了导师的指引,密友的陪伴,甚至与丈夫的相遇。


阿什莉・坎贝尔


“跑步从来不是一件易事,它天生带着挑战性。” 即便从高中就驰骋赛场,阿什莉仍深知这份不易。但正是这份挑战,以及逐梦路上长出的自信与成长,让越来越多女性迈开脚步——不管是独自奔跑,还是并肩前行,不管是日常锻炼,还是冲击比赛,她们都在跑出更好的自己。而这种成长,早已跳出跑道,悄悄融进了她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I messed up tonight, I lost another fight

我搞砸了今晚,又遭遇失败

I still mess up but I'll just start again

仍身陷混乱,但会重新出发

I keep falling down, I keep on hitting the ground

不断跌倒,不断触地

I always get up now to see what's next

但始终会重新起身,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这是菲斯最喜欢的歌——夏奇拉的《尝试一切》(Try Everything)的开头,这几句歌词,也正是她结束挑战后的心情写照。


她说,“我已经用尽全力,但下一次,我还会这么跑——看看自己究竟能达到哪里。”正是这种“拼尽当下,不问终点”的信念,推动着她一次次在赛道上超越自我,突破极限。就在“破4”挑战一周后的北京时间7月6日凌晨,菲斯在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女子1500米比赛中跑出了3分48秒68,打破了自己3分49秒04的世界纪录。


从赤脚奔跑在乡间土路上的小女孩,到带着腹部妊娠纹、经过艰苦训练重回巅峰的妈妈运动员,再到不断夺金、破纪录的赛道王者……菲斯用脚步在竞技场和生活里同时写下答案:所谓极限,从来不是用来驻足的终点,而是下一次重新出发时,脚下炙热的起点。



这个答案,也正被无数奋力奔跑的当代女性读懂:那些职场与家庭间的奔忙,那些与年龄和偏见较劲的坚持,那些在跌倒后起身的瞬间,都是对 “下一次出发” 最好的注解——只要保有再出发的勇气,人生中就没有不可能。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作者丨Gemma

编辑&排版丨沈艺超

图片来源丨耐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27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