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从小被古文喂大的孩子,原来都是“学霸体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2-06·阅读时长8分钟

37人看过
提升古文能力,一通百通
"又增加古诗文了!""这教材也太难了吧!"近年来,每当新教材一出,家长群里总会炸开锅。
翻开教材,密密麻麻的文言文仿佛天书般让人望而生畏。《史记》《论语》《孟子》《庄子》,这些曾让无数学子叹息的经典名著,又一次横亘在孩子们面前。

《狗十三》剧照

有趣的是,当大多数家长和孩子还在为读音含义苦恼时,也有一些学霸轻轻松松过关斩将。
窍门?藏在从小积累的古文素养里。

01

精进语言能力:

古文堪称语文学习的“天花板”
前人大附中语文组组长胡晓丹老师曾说过:
“语文学习从来都不是只靠课内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课外阅读。尤其是文言文这一块,我觉得才是真正能够拉开差距的一个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古文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习古文等于从源头上掌握了语言表达的精髓,找到了语文学习的天花板
语文学习中的三座大山——古文、阅读和作文,看似各自为营,实则一脉相承。攻下古文这座山头,其他两座山自然会向你俯首称臣。

《小别离》剧照
很多孩子怕做阅读题,尤其怕鲁迅,因为他的文章在课本中占比多,也不好理解。
要知道,鲁迅的文学成就建立在良好的古文根底之上他弟弟周作人回忆说,16岁前的鲁迅已经把四书五经读得滚瓜烂熟,还在名师指导下研读了一般学生望尘莫及的《尔雅》《周礼》等典籍。难怪他笔下的文字,总能妙手调和古今,在现代白话中融入古典之美。
不光是鲁迅,教科书里经常选用的一些大家,比如朱自清、闻一多,都是学古文出身,他们跟鲁迅一样,写白话文的时候也会运用许多古文的词汇、句型和典故。

《小巷人家》剧照
就算是现代社会的一些看起来很新的用词,比如“西电东输”“东数西算”“南水北调”,你会发现都是沿用古文的四字结构
又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文件我微信发给你”,这里说的“微信”意思其实是“用微信的方式”。这种语法形式叫做名词做状语,也是古代汉语留给我们的遗产。
可以说,古文是文学大家的根基,也是现代汉语不断更新的源泉。掌握了古文,我们就能从根源上理解现代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由此,学习古文自然可以提高作文水平。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你脑子里没有几百首诗词,几十篇古文,写文章要想出文采,就非常难。”
古文里很多流传千古的经典,比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就有议论雄辩的《孟子》,抒情散文《赤壁赋》,还有说明文《活板》,这些名篇虽然体裁不同,但写作技巧都值得孩子模仿学习。
许多成语,比如“烟消云散”“土崩瓦解”“画龙点睛”,都源自古文。这些成语凝练简洁,用四个字就能表达出非常丰富的意思,要言不烦,既能增加文采,又可以避免拖泥带水。

孩子如何“无痛”学习古文?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如有问题

可以添加爱玛老师进行咨询

02

丰富知识储备:

古文带来的长进,不只有语文学科
从古文中,也能学习到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典故。
我们经常说,作文考的不只是语言技巧。教育部每年颁布的高考说明中,对高考作文有四个要求:一要写得深刻,二要写得丰富,三要有文采,四要有创新。
《史记》的“纸上谈兵”、《世说新语》中的“管宁割席”、《庄子》中的“庖丁解牛”等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可以用来强化立意,丰富素材。
经常与教材打交道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副编审陈恒舒说:
“学习文言文可以为作文积累素材,不管是里面优美的句子,还是那些非常精彩的小故事,甚至名人名言等,都可以用到你的作文里。这些都是实际的好处”
现在的教育正在往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古文常常会被其他学科用来做出题的素材,比如上海小学的英语考试就用了古诗《春晓》来出题。
上海虹口、嘉定等区小学三年级的英语卷
图源网络
良好的古文素养不仅仅是语文考试的要求,更是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学霸体质”的关键。
举个例子,“郑人买履”的寓言常常出现在政治科考试,用来说明做事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的道理,“刻舟求剑”的寓意则是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
前段时间深圳南山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考试,既用到了《说文解字》这样的古代经典,又设计了选项都是成语的问题:
在“海底捞针、瓜熟蒂落、旭日东升、滴水石穿”这四种现象里,哪种发生的可能性最小?
大家惊呼“这哪是考数学,分明考的语文”的同时,也不由意识到多学科知识储备的必要性。

03

强悍思维能力:

“学霸体质”的核心,就在这里
许多人没有发现,古文对孩子思维能力的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文包含许多蕴含哲理思辨的内容,例如选入小学课本的《两小儿辩日》讲了认识自然、追求真理的道理,选入高中课本的《庄子·逍遥游》中通过“鲲鹏”与“蜩与学鸠”的对比,阐述了“小大之辩”的道理。
不仅如此,许多经典的古文名篇本身就有非常严谨的结构,用词凝练而多义。
比如,在学习《木兰辞》的时候,孩子需要细心推敲字词的意义,理解作者叙事的条理性和层次感。

《人不彪悍枉少年》剧照
这样的训练能够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数学、物理等科目的分析解题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学霸体质——无论是语言能力知识储备,还是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全面提升。
那么,学霸都怎么学古文?
不妨跟着原人大附中初中语文组组长胡晓丹老师学习。

胡晓丹老师在“三联年终家长会”直播间

她是前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原北京市中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实战经验非常丰富。在超一线重点中学带过班级、出过题、阅过卷。
三联中读精心策划了《三联小古文精读营——从0到100“主题式阅读”带你吃透文言文》,用16讲直播精讲+50篇精读音频+4次直播家长课堂,让你的孩子在学习和成长关键期,攻克古文难关,一步步成为“小学霸”。

适合4—7年级学生

点击了解详情
▼如有问题
您可添加爱玛老师进行咨询
课程设置了系统的架构。
前人大附中语文组组长、资深语文教师、语文中考阅卷组组长胡晓丹,带领孩子用主题式阅读,读透100多篇古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副编审陈恒舒老师会在4次直播家长课堂,帮家长们补足家庭教育的环节。
还增加了50+节熏听音频由前央视主播汤伟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培养语感,为背诵打好基础。
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同样被深思熟虑过了:
对于初中孩子的家长来说,可能会担心前面两周的内容比较容易,是不是不用学了?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复习的好机会。他可以趁此机会在课程前半程将重点梳理的一些文言常用字词、句式表达和文言学习方法进行补足。
小学高年级孩子家长可能也会问,课程后面难度越来越大,还会涉及初中的部分,会不会跟不上?这个也不用焦虑。后面的难度提升其实是为了帮孩子打好提前量,做好小初衔接。如果担心跟不上,课程是可以反复收听的,家长可以帮孩子储备下来,以应对未来不同阶段的学习难度。
▼名师坐镇,帮孩子吃透文言文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把家长们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都考虑进去了
名师坐镇,全程直播
收获人大附中的独家学习法!
接轨新课标,学习更高效
新课改后,文言文考察方式更丰富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1+X的学习模式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难度分级设置,助力孩子阶梯式提升
第一阶段,胡老师会先带着孩子读“自相矛盾”“精卫填海”等寓言和传说。这些故事不但有趣而且充满了想象力,孩子很容易就能被吸引进去。
而第二步,就是通过古文背后的文化故事,让孩子“知其所以然”。
故事之外,孩子还可以了解到,人名年龄称谓、古代官职名称、地理知识、历史故事、人物故事、风俗礼仪……
有了背景知识的补充后,胡老师会根据篇目,就文言文重点考察的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做详细讲解。
整个学下来,孩子就能掌握:
常考虚词15+
常考实词100+
4大关键能力三行对译、文白倒译、复述能力、课外迁移能力
主题式教学,主旨把握更清晰
增加家长课堂,观念提升,共同成长
理解与朗诵并行,一站式解决文言文学习痛点
50+音频诵读课,提前做好背诵积累。
金牌助教+社群全程伴学辅导
巩固学习成果
精读营会从2月份开学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份。在4个月的时间里,大家也可以一边对照着学校的课程内容,一边用这门课作为知识补充和延展。
无论孩子想:
  • 拥有长期受用的古文学习方法论 
  • 激发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 亲身体验古文之美

都欢迎同我们一起,进入《三联小古文精读营》。
▼点击查看课程安排
限时特惠
点击加入《三联小古文精读营》
▼如有问题
您可添加爱玛老师进行咨询
作者:一坨菜酱
编辑:晨曦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01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