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3.4 戏曲研究界有人关心金银器首饰吗?

作者:扬之水

2022-10-19·阅读时长1分钟

1481人看过

*文字稿由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扬之水:您觉得戏曲研究界有人关心首饰、金银器的这些问题吗?

傅谨:戏曲装扮这个领域,比如说我们学校舞台美术系都有服装设计专业,但他们学的都是如何给新戏设计新的服装,却不知道传统衣箱的规制,之前不教这些。现在我们让学生去学这些规制,学习衣箱、盔帽箱如何放置管理。老艺人对每件物品是什么,哪个戏中哪些人应该插戴什么,全是一清二楚。一般来说,演员上戏,自己只需要戴两样东西,网巾要自己带,靴要自己带,因为尺码的问题,其他都是用官中的,大家公共的。当然,民国以后名家会自己制作头面,尤其像梅兰芳这样的,每一个新戏都会给自己设计头面,但那是极少数人,因为价格不菲,比如点翠头面,一副就要几十万,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置办得起。

主持人:我觉得现在社会审美其实在慢慢向传统回归,包括您说现在学院在对学生这做这样的培训,以后会不会在创新的同时,慢慢在找回一些传统味道的东西?

傅谨:文明之间是延续的。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梅兰芳先生年轻时候特别喜欢排新戏,戴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头套,演时装戏。他大概从30岁以后就不玩这些了,然后就重新开始梳大头,因为梳大头可以插各种各样的首饰。你知道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年轻时候可以趋时,但等到他审美成熟以后,就开始真正明白什么才叫真的好。他30岁特别是40岁之后全部在梳大头,我们这本书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在梅兰芳先生演出的录像里可以看到。

主持人:扬之水老师在这本书是“全记录”,把中国历代金银首饰都展示出来了,明清特别丰富,它是有延续性和纵深度的,可以给在这方面感兴趣、想创新的人们灵感,好好从中找到资源。

扬之水:而且明代有出土整套的金银首饰,连插戴位置都很清楚,而且还有容像作为参考,它是可以复原的,当然还要有新时代的特色。但把这些古代器物作为参考,最起码是一个基础吧。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扬之水

发表文章1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38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名物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扬之水·金银器里的中国史

财富、艺术与古代社会风俗

5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