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里根主义的回声

作者:刘怡

2018-01-10·阅读时长15分钟

99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52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7年11月5日,访问东京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左二)在横田空军基地受到第374空运联队官兵的欢迎。在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下,亚太美军基地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

特朗普政府任内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NSS),在2017年12月18日以一种合乎他本人气质的直白姿态在华盛顿亮相。尽管报告本身系由白宫幕僚团、国家安全顾问班子以及军情单位智囊在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的集体指导下起草,特朗普还是一反两位前任小布什和奥巴马的先例,亲自向国会阐述了整个战略的要旨。他在演讲中流露出的习惯性自信,以及报告本身对美国所面临战略挑战的悲观预测,都会使人回想起里根在1981年时的做法:同样是对前任的不指名谴责,同样是强调结束战略收缩,同样富于进攻性。

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很少会逐字逐句地读完长达55页的整份报告,特别是其中关于控制非法移民、应对流行性疾病威胁和继续太空探索的琐碎内容。所幸报告四大章节的标题已经直接交代了特朗普政府所划定的“美国国家安全”的要件:保护美国人民、国土以及美国式生活方式;增进美国繁荣;以实力维护和平;扩展美国的影响力。而引发最大争议的部分,出现在其中的第二、第三章。在这两个章节中,中俄两国被定性为“修正主义大国”(Revisionist Powers),它们和伊朗、朝鲜两个“流氓国家”以及包括伊斯兰恐怖主义团体在内的跨国犯罪组织一道,构成了美国在国际安全方面的主要威胁。尤其耐人寻味的是,所谓中俄“威胁”,外延已经不仅限于老生常谈的军事领域,而是扩展到了经济、贸易、信息和意识形态层面。这不免使人联想到影响迄今仍未消除的“俄国黑客干预美国大选”风波,以及美国财长努钦关于中美“经济竞争”的表态。

“修正主义大国”这个国际关系史术语在上一次高频率出现,还是被用于描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意等国。一般认为,这些国家对《凡尔赛和约》做出的领土和势力范围安排素怀不满,意图通过局部或整体 “修正”世界秩序来伸张其利益诉求。而按照特朗普政府的看法,中俄两国的“罪状”还不止于此——《战略报告》宣称,过去近30年里,中俄两国是美国主导下的自由贸易体系以及全球化进程的重大受益者;但它们非但不曾依照早先的承诺,进一步开放其国内市场、并遂行经济改革,反而“决心让经济变得更不自由、更不公平,以提升其军事实力、控制信息和数据,最终有利于扩展其(国际)影响力”。有鉴于此,特朗普政府现在决心推翻关于“将竞争对手纳入国际机制有助于促使后者转变为可靠的合作伙伴”的假设,按照“美国第一”(America First)的目标重构伙伴关系——如他在演讲中所言,“美国已重返赛场,且美国必将获胜”。

对这番来者不善的指控,中俄两国政府都表示了批评。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美国“缺少放弃单极世界的意愿”,时时流露出“属于帝国主义者的姿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2月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也敦促美方“停止歪曲中方战略意图,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等过时观念”。但除去固有的傲慢和偏见之外,将国际贸易、科技和创新成果转移乃至海外投资统统视为总体性国际战略竞争的一部分,并据此提出重构同盟战略的设想,又是最近1/4个世纪以来最意味深长的变化,长期影响不容小觑。

在2016年底与本刊记者的一次私人谈话中,美国知名国防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资深研究员、前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吉原恒淑特别强调了对华“竞争性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这一概念。此项战略立足于在和平时期试探和判读竞争者的反应机制,并在于己有利的方向上加倍下注。以此观之,新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正是“竞争性战略”的直接呈现,其影响将远远超出单纯的军事层面。从已经付诸实施的1.5万亿美元减税政策、对乌克兰武器出售,到聚焦“印太洋”,世界秩序越来越多的变化已在发生。

文章作者

刘怡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498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人类到底能活多久

抗衰老科学指南

1163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