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5-13·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82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图 陈曦)
文/李雪莹
我从小睡眠就不好,不知是不是与小时候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缺少安全感有关。
6岁之前,我住在外婆家。每晚和外婆睡一张床,不过是分两头睡。记得冬天被窝里冷,抱着外婆的脚取暖。
说来奇怪,我们家人睡觉,若两人睡一张床,通常都是分两头睡。我后来被父母接到城里,和姐姐睡一张床,也是分两头睡,其实我很想和她睡在一头,说话方便,也感到温暖。
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有了周一焦虑。爸妈要求我们姐俩八九点上床睡觉,但到了每周日的晚上,我在姐姐脚头这一边,辗转反侧,常常很久才睡着。
到了初、高中,学习压力大,更是常常被睡不着困扰。医生诊断是神经衰弱,谷维素、维生素B1、安神补脑液这些都吃过。有一次,大概是中考那年,太久没睡,请了假,爸又带我去医院,医生差点要给我注射镇静剂。
爸常忧心地说:“就是机器,转久了,也得上油啊。你这大脑怎么受得了啊。”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人的朝圣》里面的一段话:“她把床边闹钟的电池卸下来,但她对窗外的狗叫声、半夜三点钟经过的车子的声音……却无计可施。”想起初中时一个人睡在楼上,多少次爬起来把嘀嗒作响的闹钟藏到柜子里,却不能避免邻居家的狗叫。高三那年,午睡睡不着。每次到了午睡时间,家人都小心翼翼,不敢发出声响,爸妈甚至守在家门外,不让路人或邻居发出太大的声响。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