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4-22·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50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图 谢驭飞)
文/冒茜茜
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爱情”在文学、音乐等艺术作品里所占的分量,远远大于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比重。一个人的一生,历经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几十年的日子里,以“爱情”为主旋律的,大概最多只有三五年。可为什么随便放一首歌,唱的是爱情;翻开一本书,写的是爱情;打开电视机,演的又是爱情?
我先生认为,这是因为爱情虽然短暂,但冲击力却太大。就像帕斯捷尔纳克写的:“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相比于生命中的其他时刻,爱情更容易带给人那几个“瞬间”:暗恋的忐忑,相思的愁苦,表白被接受的狂喜,爱而不得的绝望……所有与之相关的情绪,都可以被放大直到峰值,有时甚至让人无法承受。而大脑似乎对于这种激烈的东西,记忆尤其深刻。哪怕很多年后,已经记不清对方的脸庞,也不再有往日情愫,但当时那种激烈的感受——认为人生从此圆满的狂喜,或者感到人生无法继续的痛苦——都还历历在目。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4795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