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和鱼有关的私密回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4-08·阅读时长2分钟

62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36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图 谢驭飞)


文/摇摇

纪伊胜浦车站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秋刀鱼之歌》。佐藤春夫极少描写食物,秋刀鱼是他唯一的抒怀对象:“……秋刀鱼,秋刀鱼,滴上青橘的酸汁吃秋刀鱼,是他故乡的习惯。……啊!我只想问一问:滴上热泪去吃秋刀鱼,这是什么地方的习惯呀?”此后,他还把鲷鱼入画,但画面凝重静谧,鲷鱼那橙红色喜庆的卖相也很难引起人的食欲。

吉行淳之介倒是写了很多料理随笔,包括买鱼的旨趣。比如,买了一只鰤鱼,他会先看着那鱼的脸,思忖一条鱼究竟要长得怎样才比较好吃。他认为,鱼脸若是长得高雅,味道会比较好。可又纠结,倘若长得过分端正,是否还好吃?

但只要是一条面颊有肉的鱼,无论它是美得过分端正,还是丑得人神共愤,都好吃。

在乡下二姐家。邻居从鱼塘钓了白鲫鱼送来,二姐就用一个红色大塑料盆放了自来水养着。我在她杀生之前写过朋友圈——“昨夜,那条白鲫鱼游移在旧爱与新欢中。今天正午,到底想出了两全之计。先用尾鳍扣住旧爱的腹鳍,再伺机寸吻新欢。但也许只是一次从容的道别,却成全了鱼生左右逢源的快乐。”好友易一点评:“人与鱼有天然的亲近感,所以有了美人鱼。据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又如何记得旧爱与新欢?”也因此凿开了2000多年前“濠梁之辩”的话题,在易一看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应是“鱼不出水,不知有天;人不出太阳系,不知天外有天。见鱼知渔,犹如见人知仁”。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4796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重新看待亲密关系

被疫情改变的我们

891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