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怡
2020-02-26·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609个字,产生4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2月4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左)抵达国会众议院大厅,准备发表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演讲,副总统彭斯和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出现在其身后。2月5日,参议院否决了对特朗普的弹劾指控
一个和大多数
只是在罗姆尼(Mitt Romney)投下那离经叛道的一票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共和党内还存在另一种声音。
基于“乌克兰电话门”事件对特朗普发起的弹劾程序,历经过去4个半月的论辩和博弈,在2020年2月5日终于迎来了参议院“终审”环节。准确地说,这是民主党在2016年败选之后,对特朗普实施的一系列反击行动的最高潮。此前的“通俄门”“避税门”等风波虽然显著打击了特朗普的个人信誉,但并不足以影响在任总统继续行使权力;特朗普尚可借助更换司法部长、丢出亲信顶包等手法,对调查进行“软抵抗”。而弹劾(Impeachment)不仅意味着立法权力(国会)对行政首长(总统)发动了直接挑战,还能将民主党控制众议院席位的优势进一步放大。按照最理想的估计,它将令特朗普的连任战役告吹,甚至直接终止其任职。
至少在一开始,事情是朝着民主党人期待的方向发展的。2019年9月24日,当民主党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宣布启动弹劾调查之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迅速对总统提起了两项诉讼,即“滥用权力”和“妨碍国会调查”,并在小组投票中通过。同年12月18日,众议院以简单多数票决赞成实施这两项指控,并将相关材料移交给了参议院。按照标准程序,参议院将于2020年1月16日开始审理案情,传唤相关涉案人到庭作证。随后在2月5日,全体参议员将就弹劾案进行最终表决;倘若票数超过2/3多数,即可宣布特朗普本人有罪。
当然,多数人都清楚,出现这种极端结果的概率微乎其微。在美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总统是被按部就班的弹劾流程赶下台的;而共和党在2018年中期选举过后依旧手握参议院多数席位(100席中占53席),优势突出。事实上,当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在2019年12月17日做出拒绝传唤4名关键证人到庭作证的决定之后,结局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性。麦康奈尔并不讳言此举完全是出于政治考量,他告诉《今日美国》:“我无须成为不偏不倚的陪审员。这是一套政治流程,与司法无关。”共和党无意解除特朗普与自己的捆绑,只想尽快了结这桩麻烦。最终的票决结果也的确如他所愿:针对妨碍国会调查的指控有47人赞成、53人反对,换言之共和党人集体反对。唯独在滥用权力这一项上,只有52名共和党人表示反对。
1月7日,参议院多数派领袖麦康奈尔(中)在结束每周例行的共和党籍参议员政策午餐会后,起身返回办公室。由于麦康奈尔的决定,大部分共和党参议员选择对弹劾提案投出反对票
“特殊的那一个”是现任犹他州参议员、曾在2012年代表共和党出征总统大选落败的米特·罗姆尼。他当庭表示:“在我看来,败坏选举以便维持自身的权力,可能是对就职誓词最严重和有害的背弃。”换言之,他完全不赞成特朗普在“乌克兰门”中胁迫乌克兰政府调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以图断绝后者的冲击白宫之路的做法。这也是美国政治史上罕见的参议员拒绝与本党主流意见保持一致的特例。不过和“沉默的大多数”相比,这种自我剖白的效力相当有限:作为声名在外的“严重保守主义者”,罗姆尼在政见上与特朗普的分歧并不显著,这意味着他很难动员死忠支持者在11月大选中投票给特朗普的对手。就连现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罗姆尼的侄女罗娜·麦克丹尼尔(Ronna McDaniel)也表态反对叔叔的做法。考虑到罗姆尼目前的参议员任期将持续到2024年,投下赞成票更像是这位共和党大佬在无压力环境下的一种率性而为之举。
和2016年大选的结果一样,特朗普再度成为了唯一胜利者。他成功地迫使麦康奈尔基于政治立场做出尽快了结弹劾案的决断,从而令共和党建制派的公众声誉再度面临危机——在此前尼克松和克林顿两位总统面临弹劾程序时,他们所在的党派并未动员全体国会议员采取硬性立场。而一个越是不受公众欢迎的共和党,在2020年大选中越是离不开特朗普本人的煽动能力。事实上,尽管特朗普至今尚未公开表态启动角逐连任之役,但已经报名共和党党内初选的只有两位不甚重要的人物。一种“舍我其谁”的氛围已经呼之欲出。
相形之下,尽管佩洛西成功地利用弹劾案显示了民主党人的斗志,并为自己在2020年国会选举后再度出任众议院议长创造了可能,却被一种群龙无首的现状所裹挟:包括拒绝退选的拜登(Joe Biden)在内,至少有5到6位候选人表现出了角逐民主党党内提名的潜力。在“共主”产生之前,民主党人必须经历漫长的等待,从而使特朗普至少有半年时间巩固既有优势。这和4年前希拉里、桑德斯二人相争的情形相比将远为复杂。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23个推荐 粉丝2497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