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2.5 肖邦 | 《夜曲 Op.72 No.1》

作者:段召旭

2020-02-26·阅读时长7分钟

34120人看过
双鱼座音乐之旅将从圣乐之祖亨德尔开启,主讲人段召旭将在双鱼座的章节中讲解亨德尔的《绿树成荫》,车尔尼的《夜曲Op.368 No.8》,以及肖邦的两首作品《夜曲 Op.72 No.1》《第一叙事曲 Op.23》。此外,主讲人还将解读五个歌剧选段——罗西尼的《赛米拉米德》、维瓦尔第的《朱迪塔的胜利》《真理之考验》《Catone in Ucita》,以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萨特阔》。最后,将以C.P.E.巴赫的《降E大调长笛奏鸣曲 H.545》第二乐章结束这段旅程。

2.5 肖邦 | 《夜曲 Op.72 No.1》

16.2MB
00:0017:43



曲目信息

曲目

《夜曲 Op.72 No.1》

(Nocturne in E Minor, Op. 72 No. 1)


作曲家

肖邦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各位中读《古典音乐说明书》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段召旭。今天我们继续在双鱼座的音乐花园里游览,我们上次课介绍了车尔尼的一首夜曲,车尔尼双鱼座的一个很著名的作曲家了。为了让大家对夜曲的风格能够有更多的了解,我今天特意选了双鱼座的另外一位作曲家,我们也都非常熟悉的肖邦,选了他的一首《夜曲》。因为我们知道,肖邦的《夜曲》实际上是最出名的,虽然夜曲这种体裁不是他发明的,但是却由他写成了一种最知名的体裁。而且在流行音乐当中,也有流行歌手用肖邦的《夜曲》当他们歌曲的名字,这个大家都知道。

所以今天也给大家介绍一首肖邦的《夜曲》,然后让大家对比一下他们之间,他和车尔尼的《夜曲》,有些什么相同,有些什么不同。肖邦的《夜曲》,实际上我们在之前的《古典音乐说明书》第一季里就介绍过至少两首。那首“9之2”可以说是他最有名的《夜曲》,旋律是这样的(弹奏),大家都想起来了吧?另外还介绍过他另外一首,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品——“48之1”。这两首《夜曲》虽然都是夜曲体裁,但是风格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特别是作品“48之1”里的那种悲剧性、力度、戏剧性,往往超出了我们对夜曲这种体裁的想象。 

▲ 肖邦肖像画

希克(P. Schick)绘于1873年

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肖邦不是那么有名的《夜曲》,但实际上也依然很好听。所以曾经有人说过,肖邦写的这些《夜曲》,在不同的乐谱版本里不一样,好像大概有21首左右,说这些《夜曲》其实每一首都很好听。而且有人甚至说如此地好听,以至于无法把它们一次都听完,因为太好听了,就像吃糖似的,吃多了会腻,不能一次吃太多糖。那么肖邦的《夜曲》,今天要介绍的这一首,它的编号是作品“72之1”,它们都叫夜曲,区别就是编号不同。

实际上这一首作品是肖邦的遗作,就是他生前没有发表,而是他死后大概六年发表的。 他是1849年去世的,在1855年的时候,他的朋友丰塔纳(Julian Fontana,波兰作曲家),这个人大家要记住,他在肖邦的一生当中很重要,是肖邦一个多次提到的朋友,也经常给这个人写信。肖邦总让他帮自己抄谱,所以当时肖邦在很多地方寄过去的手稿,其实都是丰塔纳抄的,出自丰塔纳的手笔,所以这是肖邦一个非常忠实的朋友。

因此,这是在肖邦去世了6年以后,丰塔纳给德国的出版社说,这是肖邦当时没发表的一首《夜曲》。但是肖邦本人的作品手稿今天已经遗失了,所以他到底确切的创作年代是什么时候,是哪年,其实并不知道。但是一部分学者后来认为大概是写于1827年,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出版的乐谱上面,这一首《夜曲》的创作年代会写1827年,是这样的。 


▲ 丰塔纳肖像画

拉格里夫绘于约1860年

夜曲实际上它属于一种体裁,大家注意,这个也是我以前说过的,体裁和题目是有区别的。古典音乐有时候让人觉得难懂,也是因为它经常拿体裁当题目,夜曲本来是个体裁,就像小说、散文。但是古典音乐里经常这首作品就叫《夜曲》,其实等于它没有名字,只是用它的体裁当名字。也就是说我写了一本小说,小说的名字叫什么什么,古典音乐就好比这小说没有名字,就叫一个小说。我们看了一本小说,完了又看了另一本小说,好像就是这样,所以这有时候也是让人比较困惑的。

但是比方说小狗、小猫或者冬天的风、离别、革命,这些都属于题目。不管是作曲家加的还是后人加的,但是它都是题目。所以大家会发现好像有这种题目的作品,更加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但实际上我觉得千万不要被题目所困扰,真正我们要感受的是它里面音乐本体的可听性。有的题目可能很好听、很有意思,但是音乐本身非常枯燥、非常无趣,这种现象是有的。

所以肖邦这些《夜曲》,虽然都没有自己的名字,都叫《夜曲》,但是其实每一首都很好听。夜曲在体裁当中,它属于一种比较小的体裁,大家注意。有些体裁是比较小规模的,比如夜曲、玛祖卡、圆舞曲,这都属于小规模的。比如说奏鸣曲,或者是交响曲,这就属于大型体裁。但是小体裁也可以写成大作品,比方肖邦就经常做到这一点,他的《夜曲》就把小体裁写出了大作品。

好,我们现在来看一看这个作品“72之1”。一小节前奏,这个前奏实际上就是它的伴奏型,大家还记得车尔尼那个伴奏型吗?我说了夜曲的伴奏都是提供一个好像夜晚一样的背景。这首一上来就是这种好像夜的背景(弹奏),夜幕笼罩的感觉。然后出现它的主题,主题句是这样的(弹奏),前半句,后半句(弹奏),这就是它的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我们加上它提供夜晚背景的左手,一起来听一听,在夜幕的背景之下,可能还有星空,可能还有晚上微微的清风,我们来听一听(弹奏),然后后半句(弹奏),大家有没有发现伴奏的重要性。撤掉了伴奏的旋律,虽然肖邦是个旋律天才,他写的旋律也很美,但是感觉加上伴奏之后是不是更丰富了,也更好听了? 

▲ 版画《夜曲》

乌克兰画家亚历山大· 克留申绘

所以大家注意,欣赏音乐一定要注意,旋律只是音乐的一部分,你看伴奏里并没有旋律,但它为什么能够让我们觉得这曲子更好听了,它提供的是和声的支持。所谓的和声,往深了说和声是一门学问,大家就理解所谓和声就是几个音合在一起出来的声音,它不同的组合出来的效果就完全不同,这就叫和声。所以作曲家天才们除了在旋律上有天才,在和声上也非常有天才。

好,然后就是刚才我们听到的这句话,肖邦用八度来重复,这种手法其实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作品当中也很多,这都是学的肖邦。其实理查德·克莱德曼他的作品风格最接近的就是肖邦《夜曲》的风格,比方说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钢琴表演艺术家)《梦中的婚礼》,先是单音的主旋律(弹奏),然后后来他再重复的时候,为了烘托气氛变成八度了(弹奏),然后再烘托变成高八度(弹奏)。这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作品当中特别常用的手法,这些手法其实在古典音乐作曲家这儿都是非常简单的手法。

▲ 理查德·克莱德曼肖像照

好,我们来听一听肖邦在这儿加八度之后,但他不是单纯把旋律加了八度就完了,他是有变化的。而克莱德曼加八度经常就是加八度,旋律跟之前是一模一样的。那我们听听肖邦是怎么变的(弹奏),大家能听出来之前是(弹奏),而这儿变成了(弹奏),它都是有一些变化的。然后我们会听到基本上就是这一句进行变化之后的一次重复,比方说(弹奏)。到这儿整个第一大段结束了,就是两大句话,第二句是第一句的模仿,就是变化的重复,大家会发现古典音乐经常一段是由两句话构成,而且这两句话开头都是一样的,然后后面有变化。

比方接下来中间的一个算是过渡段,也是这么安排的,马上我们要听到的,但是进入了一个新调,就是说新调的过渡段。它上来第一句是这样的(弹奏),然后它的后半句开头和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样的,只是力度变强了(弹奏)。是不是听的是一样的,然后它的后半句是有变化的(弹奏)。这么一个算过渡段也好,或者算它第二段, a b a b,刚才这个就是b段。 

之后,a段再次重复了,也就是开头(弹奏)这个旋律又出现了,但是大家注意肖邦这次再次加了变化,也就是我说的夜曲里常常有的华彩。我们来听一听他加了华彩以后是什么样子(弹奏),开始加华彩(弹奏),再加华彩(弹奏),接着加花(弹奏),然后还有(弹奏)。还没完,大家注意几乎每一句都有新的花样,都加华彩(弹奏),还在加,大家听到了吧(弹奏)。

大家有没有听到,天才无穷的创造力,双鱼座无穷的幻想力,都体现出来了,无穷无尽的变化。然后依然是加八度以后,来重复刚才的旋律(弹奏),这次肖邦没有继续加华彩,但是大家也能听得出来,它跟之前那一遍的八度演奏旋律还是有不同的。所以几乎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重复,在这首《夜曲》当中,所以我们就听出天才作曲家的创造力。

然后我们又听到了刚才的b段,这次回到了开头的调性上,也就是这曲子的主调上,再演奏了一次,然后就结束了这个曲子,我们来听一听(弹奏)。本来就可以结束了,但是肖邦最后给我们意味深长地加了一个尾声,好像夜幕越来越远(弹奏),这才最后结束了。 

所以这是肖邦的这一首《夜曲》,那么希望不管是肖邦的《夜曲》也好,还是车尔尼的《夜曲》也好,以及我们之前介绍过的约翰·菲尔德的《夜曲》,这些作品都能够不论在您的白天,还是在您夜深人静之时,给您带来生活中的多一番滋味、多一份感动。 

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先讲到这儿,我们下次再见,谢谢大家。


◎本节所涉名词注解:

1. 体裁:钢琴曲作品常见体裁包括练习曲(Etude)、奏鸣曲(Sonata)、协奏曲(concerto)、夜曲(Nocturne)、谐谑曲(Scherzo)、前奏曲(Prelude)、创意曲(Invention)、叙事曲(Ballade)、即兴曲( Impromptu)、圆舞曲(Waltz)、玛祖卡(Mazurek)、回旋曲(Rondo)、狂想曲(Rhapsody)、变奏曲(variatio)等。

2. 和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它包含:①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素材,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的音,根据三度叠置或其他方法同时结合构成,这是和声的纵向结构。②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补充一句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转发下面的海报

召唤更多古典音乐爱好者

文章作者

段召旭

发表文章662篇 获得21个推荐 粉丝7734人

钢琴演奏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段召旭·古典音乐说明书(第三季)

12星座音乐家伴你聆听经典

139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