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返沪“囧途”

作者:薛芃

2020-02-26·阅读时长6分钟

166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38个字,产生1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一周前,我和同事从不同地方赶到上海。我到虹桥高铁站时已经晚上8点多,由于没有任何接触史,体温也正常,一路从高铁出来到坐进出租车,都是超乎想象的顺利。

司机接了我这单活儿开心得很,他等了快五小时。终于有个乘客可以聊聊天,他打开了话匣子:“高铁站虽然人少,但好歹能等到活儿,市里其他地方更是没活儿。”夜晚,大雨中,淮海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出租车穿梭在霓虹闪烁的大牌店铺和黯淡的市井门脸之间,可真够幻灭的。好在一路上公寓住宅里满是灯光,是种慰藉。“我就想好好堵堵车,一个月没堵车了,这哪里是上海呀。”司机嘀咕着。虽然上交公司的“份子钱”减了20%,但每天进账还不到平日的三分之一,我在上海感受到第一批急迫复工的心愿,来自出租车司机。

后来的几天中,白日街面上的行人车辆慢慢多了起来,而晚上还是空空荡荡。上海这座庞大的城市正在复苏。

2月21日,全国陆续复工的第10天。上海虹桥高铁站的人比一周前多了些,但跟往日人头攒动的景象相比还差得远。因为不是劳动密集型城市,上海返工的外地人没有像潮水那样汹涌而来,而是自元宵节之后每天缓慢地增多一点,在不知不觉中把这座城市填充回原来的样子。

中午12点半,我在同一个出站口,碰到了从河南老家回上海复工的陈浅,她焦急地在出站口等着,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围栏里面的爱人身上。同一班高铁的旅客陆续通过测温和流调排查,走出关卡,陈浅的爱人孟星海却被扣下了。他被围在临时的围栏中,像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放学后被留下来罚站,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回家。孟星海是湖北人,拿着湖北荆州的身份证,一个多月来,这张身份证让他过得并不轻松。“我们好不容易回到了上海,希望隔离14天后,一切都能恢复正常。”陈浅说道。

文章作者

薛芃

发表文章137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92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准备复工

学会与疫情相处

2068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