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惠若琪:退役后的“元气少女”

作者:严岩

2020-01-14·阅读时长11分钟

232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958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7年10月19日,惠若琪前往青海循化岗察塔哇小学进行支教(中国体育图片供图)

“后运动员”时期

1月4日晚上7点整,惠若琪准时出现在酒店大堂外,分秒不差。旋转玻璃门慢慢推开,她就这么若无其事地一个人走了进来。脸上的妆感极淡,梳着一个简单的盘球,恰好及肩的黑发,自然妥帖,没有任何烫染的痕迹。若不是因为那一米九一的身高,惠若琪实在是简单到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注目。摄影师拍摄前刻意询问道:“要不要??弄一下头发?”她几乎没思考,散漫地回了句:“不用了吧!”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为了节省时间迅速进入采访状态,惠若琪外套脱了一半,松垮地卡在肩膀附近,直接就开始回答问题。我想她也许太习惯于这样的对谈方式了吧,她在退役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接受了数不清的采访,尝试跨界参加时尚秀、《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还出资成立“惠基金”、创立“元气排球”。

我在接触她的工作人员时也了解到,惠若琪刚在2019年12月31日的央视跨年盛典上和李宇春同台演唱过。而在我的采访结束后,半小时内,她将开始抖音某个百万红包直播之夜的活动,之后的两天里,抖音和微博的开屏广告都将是她——一个单手持球的微笑的惠若琪。

而这,和惠若琪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不无关系。惠若琪的后援会具有精密的组织结构。据说,自2016年联赛开始,她的粉丝团开创了排球应援的先河,她们身着统一的应援服,头戴应援帽,执手幅和加油棒,出现在她还在役的联赛和全运会的每一场比赛中,努力把每一个客场变成江苏队的主场,或者说,是惠若琪的主场。惠若琪对后援会的组织一开始是完全不知情的,“本来场上就站6个人,场边可能就单薄地喊两声,突然有一次场边好多人穿着统一的服装在加油,气场一下子不一样了”。

2018年2月3日,惠若琪宣布退役之时,她的后援会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定制了10万张专属登机牌,自2月3日起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开始投放,从这个机场出发的东航国内航班的10万名乘客,将手持带有惠若琪字样的登机牌去往世界各地。


2012年7月30日,惠若琪和队友在伦敦奥运会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猜测惠若琪有可能进军娱乐圈,在我当面求证时,她轻松地开起玩笑:“你见过一米九的人去娱乐圈吗?难道去演大树呀?”

现在,惠若琪终于用加入国际排联(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Volleyball)的正式宣告打消了大家的猜测。退役后,她一直与国际排联有着密切的交流。在受邀访问国际排联的洛桑总部后,惠若琪从中国地区的相关工作开始着手,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去理解排球。“过去,我只是一个打球的运动员,现在近距离接触国际排球组织之后,反而常常会有‘原来排球是这样的’体会??比如,以往的我认为女排应该是最受欢迎的排球类别,但其实国际上的男排和沙排(沙滩排球)更受关注。通过多方位了解排球的每次变革是怎么产生的,我才能换一个视角,更深入地了解排球到底是怎么吸引人的,以及如何才能让它更吸引人”。

除此之外,惠若琪还曾在2018女排世锦赛中担任解说,见证了昔日队友们三战全胜、拿到直通东京奥运会的门票。惠若琪说,做解说的时候,依然觉得自己就在那支队伍中,她知道队友的表情意味着什么,知道郎导喊暂停后会说什么,但做解说的身份需要一个相对中立的态度,“我需要过滤掉作为运动员视角获取的大量信息,再将整个比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讲明白,并且还需要让大家感觉到中国队是有希望的”。解说身份的艰难,郎平也曾在受访中提到,“解说的时候实在过于纠结,当球员出现失误时自己甚至会用手敲脑袋来发泄痛苦”。2012年那场刻骨铭心的溃败——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上负于日本女排,曾让坐在解说台上的郎平掩面而泣。也正是伦敦的这场失利后,次年郎平回归,开始执教低谷期的中国女排,而22岁的惠若琪在她手下成为中国女排历史上第15任队长,是继张蓉芳、郎平、许新、李国君、孙玥后,又一位担任队长的主攻。而这个队长的身份,几经起伏,伴随着惠若琪的职业生涯。

里约奥运,苦尽甘来。中国女排经历了小组赛的黯淡、八进四的惊险、半决赛的苦战,最后在决赛成功夺冠,这一次,惠若琪不再是那个因为身体原因做手术,而在2015年女排世界杯前夕缺席比赛,最终躺在医院病床上看着队友登上冠军领奖台的人,她终于在里约的赛场上放声痛哭,释放过去这一年来的情绪。

文章作者

严岩

发表文章0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86人

记者/编辑,播客爱好者。偶尔尝试一些不会死人的极限运动,刺激杏仁核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女排的价值

一个装得下时代、情感与共鸣的故事

109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