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燕
2019-11-14·阅读时长1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149个字,产生3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插图 老牛)
转行卖保险的职场精英
接受采访的时候,黄婧穿着得体的黑色西装套装,配深粉裙子,以标准坐姿嵌在沙发里:上身挺直,两条腿收紧合拢,双脚整齐地斜向左边,她看起来礼貌温和,一点也没有前检察官的威严。很多人都对她的转型感到好奇,转行第一年到公司开年会,有同事在群里问:“你就是那个检察官吗?”她回答“是”,对方开玩笑:“现在检察官都沦落到卖保险了吗?”黄婧怼回去:“您那个年代卖保险叫沦落,我们现在叫自主择业。”
黄婧进入保险行业已经两年多了,目前在一家叫明亚的保险经纪公司里做保险经纪人。这是一个对中国人来说稍显陌生的职业,通俗一点解释,就是“卖保险的”。转行前,黄婧在北京朝阳区有7年的检察官工作经历,头两年是反贪干警,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像《人民的名义》里侯亮平那样,追查贪腐,取证讯问查案抓人,后来内部转岗做公诉,5年时间办了400多件案子,金融犯罪居多,如金融诈骗、P2P暴雷。
正是在那段时间,她发现,即使一些知识层次较高的职场精英,金融风险意识也极差,那些原本被用来结婚、买房、养育孩子的大笔资金,轻易就撒出去了。如果非要总结,黄婧觉得,这是因为社会财富大量积累,普通人没有好的投资渠道,焦虑之下,财富就像水壶里灌满的水,会朝任何能寻找到的出口喷涌而去。为了解答自己的职业困惑,黄婧还回到母校中国政法大学读了在职研究生,其中一个研究方向就是金融衍生品的法律法规。
黄婧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从湖南一路打拼到北京,安家定居,但检察官做到第七年,她开始感到瓶颈。更重要的是,当时她有了孩子,而她和先生都是体制内单位骨干,工作忙碌,两个人都是单位骨干,谁都无暇分身照顾家庭,并且“两个人的职业发展高度同质,对家庭来说是个风险”。和先生商量后,黄婧决定换工作。
换工作时黄婧考虑了好几个方向,她精熟法律,可以去律所做律师,或到公司做法务,但她最后决定加入一家名叫明亚的保险经纪机构做保险经纪人。通常来说,人们印象中卖保险的都是保险代理人,即取得某家保险公司授权后,为客户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个人,是销售逻辑,代表公司利益。而保险经纪人则是“中介”的概念,在取得客户授权后,帮助客户在多家保险公司中挑选最适合的方案,为客户规划保险配置,是服务逻辑,理论上代表的是买方利益。黄婧注意到保险经纪人这个职业,是因为孩子出生后,她筹划着给孩子买保险,但在网上给孩子挑选保险产品时,她看得晕头转向,很茫然,所以觉得应该有一种职业,可以向普通客户提供保险购买建议,后来她发现,这正是保险经纪人的工作。
发表文章-5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71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