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10-08·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97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图 谢驭飞)
文/欧阳宇诺
有一天早晨,作家斯蒂芬妮·罗森布鲁姆漫步在巴黎街头,她听到一只大号在慢悠悠地吹奏一首老歌,是一种不那么充满活力却很愉快的曲调,于是,脆弱易碎的快乐感蔓延开来。她看见一个穿着短裤和夹脚拖鞋、头发像浸过海水的男人将那只大号抱在怀中,他旁边还有一名单簧管乐手、一名班卓琴乐手和一位年纪大一些的女人。那个女人头戴橄榄绿贝雷帽,正在随着音乐跳牵线木偶舞。
这幅美妙至极的露天音乐家素描牵引出了隐藏在我心底的记忆。那时,我以音乐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初中,我所在的班级是“音乐班”。这个班级里有一半的学生是校合唱团成员,另有一半的学生是校乐团成员。每天放学后,我们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径直回家或者外出玩耍,而是需要走进不同的排练室,分别参加合唱团和乐团的训练。那时,我对合唱活动并不抱有十足的热情,训练时,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演戏:张嘴却不发出声音。不过因为我对独唱及展现自我充满兴趣,所以,私下和同班的几位乐团成员悄悄组织了一支乐队,我担任主唱。我们有时会利用午休时间,在教室外的花园里进行露天表演,围观者的人数及掌声给了我们“野心”。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4796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