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子懿
2019-08-15·阅读时长1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050个字,产生5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在南京横渡长江的汽渡船上,郭师傅的儿子将头探出窗外
摄影/黄宇
一次故障
夜里8点,还有不到两小时就要到北京时,35岁的卡车司机郭杰却有点坐不住了。他不时地看向驾驶舱前的一个仪表器上的数字,最终拨打了电话。
“冷机出故障了,开不了也关不了。”郭杰说。电话那头儿,是他所在的物流公司的调度管理员。从中午开始,驾驶舱温度仪一直显示在-18℃上下,没有变动,车后冷机的轰鸣声没有停止。而按照正常情况,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冷机会自动关机休息,过半小时待温度有所回升时再自动开机,如此循环以节省燃料。自动开关出现故障后,郭杰每开一小时,就要在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上靠边停下来,下车到车厢处用手拨动开关。
郭杰是上海某冷链物流公司的卡车司机,驾驶着一辆15米长的汕德卡(SITRAK)C7H重型牵引卡车。8月初,他要负责将一车冷冻食品从安徽马鞍山拉到北京亦庄某物流基地。这车货物装满了80立方米的车后冷厢,载重27吨,是为赛百味供应的牛排、猪肉、意大利面等,还有200箱鸡蛋。运输时要求温度维持在-18℃~-25℃。8月3日下午出发,5日凌晨到达。
这条北上线路,郭杰近两个月开过不下五次。大型卡车只能在夜里12点后才被允许进入北京六环。按照原计划,郭杰本会在头天晚上7~8点到达天津武清区泗泾村服务区,吃晚饭、洗澡,然后睡至次日凌晨4点出发,6点多到达物流基地,赶上工人上班卸货。冷冻肉当天就能被分拨送往北京赛百味各大营业点。郭杰还送过麦当劳、肯德基的肉类,都按照这个节奏。
但因冷机故障,电话另一头儿的调度员与客户商量后,决定提前进京,连夜卸货。“他们今天晚上也是不敢睡了。”郭杰说,调度员在手机上一直监控着冷厢温度,怕温度超标导致货品出现问题。当晚11点多,郭杰提前发车进京。次日凌晨2点,车子到达物流中心,4点开始卸货,500多箱肉类、200箱鸡蛋用6小时才卸完。对方收货后看了温度记录,未提异议。郭杰松了一口气,瞬间累瘫在车上。他往驾驶座后的床铺上一躺,睡了过去,鼾声四起。
郭杰头顶板寸头,身材矮胖,挺着大肚子,容貌憨厚。他来自安徽亳州蒙城县,驾龄20年,3年前开始拉冷链运输,靠此养活一家五口。时值暑假,15岁的儿子在家无事,就吵闹着要来跟父亲的车,“打都打不走”。一间约三四平方米的驾驶舱,成了父子俩流动的新家。舱内虽小,但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俱全。在进京前的服务区,父子俩甚至就着水箱的水,在卡车的掩护下穿着内裤洗了澡。郭杰说,这是他们习惯的停车洗澡点:有热水、有警察巡逻、有空闲时间。
儿子话语不多,多数时间蜷缩在床上和座下,侧躺着观看TFBOYS主演的《我们的少年时代》。这是他选择跟车的主因。郭杰忙于驾驶,无心管他,他能自由挥霍时间。“有吃有喝,又没人管,他能不开心嘛!”郭杰说。与儿子的无忧无虑相比,他还有顾虑,需要在北京找一车货物南下拉回,不能放空车回去。进京前,他就开始用手机刷着APP,寻找合适货源。APP上需要冷藏货物的很多,从牛奶到水果到肉类,他唯一关心的就是价位。
中国冷链产业近年发展迅速,经济发展让大众对食品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下称“中物联冷链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到1.89亿吨,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达2886亿元,过去几年增速均在两位数,行业呈现出“水大鱼大”的特征,其中绝大部分要靠公路运输完成。
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说,中国冷链物流起步于2000年左右,当时正值麦当劳等国际名牌先后进入中国,他们对冷链物流有着高要求,逐步孕育出一批冷链物流企业,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迎来大发展。与普通物流相比,冷链物流有三大特性,业内称之为3T原则,即产品质量取决于冷链储藏温度(Temperature)、流通时间(Time)和耐藏性(Tolerance)。“冷链物流的核心是全程不断链,一旦断链脱温,就会给货品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即便后面环节做得再好也是徒劳。比如冻肉复冻会产生细菌,速冻水饺化了再冻,下锅一煮就会破皮。”
严苛的冷链物流考验,多由来自华东地区的冷链物流企业完成,尤以上海为主。在2018年中物联冷链委评选的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中,有42家来自华东,总营收比例占百强企业的44.2%,其中21家来自上海。郭杰所在的公司就是上海一家中型冷链物流公司,常年活跃在京沪线、沪广线、沪川线上,将华东地区的进口水果与冷冻货物拉往各地。
张云龙在自家卡车前。卡车是寒区版,能跑东北,已经在上海停了5天
8月正值南下长途配送的淡季,郭杰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价位合适的货源。而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传化公路港,博翠冷链物流公司的老板张云龙也叹着气——他的一辆15米一汽解放重型卡车已在港停了5天,还没货源,只能成天在朋友圈里吆喝。“这季节是各种需求接近饱和了。”张云龙说,七八月不过年也不过节,消费者不缺吃穿,“唯独有些进口水果,都是些香蕉和橙子”,要到8月下旬开始中秋备货、9月伏季休渔期才会迎来旺季。
与长途相比,生鲜食品的短途配送需求却很旺盛。在上海市郊青浦区的上海昊本冷链物流公司,原本拥有各类冷藏冷冻车十余辆,当我们造访时,公司只停留了两辆白色的厢式货车。负责人汪琼说,其他车都去配送市内的生鲜冻肉货物了,每天要配送几十个商家,“24小时基本不歇的,一台车3个驾驶员轮流当班”。
公司停摆的几辆白色厢式货车有更重要的用途,送药品,这也是冷链运输的主要对象,夏季是旺季。公司平日主送口服药、手术药乃至医疗器械,发往广东、福建、北京等地。8月初,当汪琼已派完所有车辆,又接到一个新单子:长途送美容药先后去湖南、湖北、四川的8个城市。这趟要环绕大半个中国南方的路线,他决定自己上。
汪琼今年33岁,文着文身,他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年轻时髦,却已在物流业摸爬滚打17年。2002年,他高中辍学后来沪打工,从快递员做起,靠着累积的客户资源创业做了物流公司,2013年看准时机转型做冷链。他说,从冷链过程看,药品冷链运输和食品还是有很大不一样的。
发表文章75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703人
不得拉稀摆带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