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山西煤运:经济晴雨表

作者:刘怡

2019-08-15·阅读时长29分钟

521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906个字,产生7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在陕西省神木县孙家岔镇的海湾煤矿,两辆从山西省开来的运煤卡车刚刚结束上货作业(视觉中国供图)

一根绳上的人

像所有行驶在山西省1.5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运煤载重车一样,阎苏力的这辆朱红色“解放”牌重型卡车的驾驶台右侧放着两样小摆件:一尊手握念珠的镀金弥勒佛像,一辆还没拆去塑封的红色“路虎”越野车模型。前者代表着财富与日俱增的愿望,后者则是一种隐秘的身份“切口”。“在山西,只有煤老板会喜欢‘路虎’。”从小在“煤二代”圈子里长大的李拓用内行的口吻为我科普道,“故障率高、又耗油,一般家庭用太不经济。但煤老板们不在乎:他们要的就是那种够大、够贵、够张扬的感觉。”维修频繁根本不算问题,因为“路虎”绝不会是他们唯一的一辆车。久而久之,“路虎=煤老板”在山西几乎成为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一辆看似平平无奇的大卡车,也会通过驾驶台上的“路虎”模型,迂回地宣示自己的身份:煤炭行业的一分子。

“一个半月前才提到手的新车,是个好玩意。”出发之前半个小时,阎苏力在车头爬上爬下,带着满足的口吻向我们展示着这辆430马力“天V”型六轮重卡的各个细节。“12个前进挡,两个倒挡,比十几年前的旧型号操纵性好多了。”阎苏力评价爱车时的语气,会让人联想起骑手在马栏跟前臧否一匹匹赛马的品质。“国产重卡进步不小,不过比起德国奔驰还是差口气。我开过奔驰的Actros,好车。那家伙,全电气换挡不费力,在高速路上能设定速巡航。你说将来等自动驾驶技术什么的普及了,我们这活儿是不是也能好干点?”


等待货车称重的间隙,阎苏力通过手机向“小老板”赵英知会行程进度(李亚楠 摄)

严格说来,这辆由柴油机驱动的重型载重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最前端是全长接近7米的牵引车,总重大约9吨,它由3米多高、4吨重的车头,储存有燃料的圆柱形液化天然气(LNG)罐以及后桥组成。后端则是一节本地生产的三轴厢式半挂车,空重16吨多,通过支架连接到牵引车的后桥,并有两根电线接入前车的控制系统,可以从驾驶室操纵其变向和倒挡。理想状态下,连车带货的总重量最大可以达到50吨,扣除车重后尚余25吨左右的载荷,这也是每辆重卡单趟行程所能承载的煤炭重量的上限。而在这个雷电交加的夏夜,集结在寿阳县南部022乡道附近等待出发的一众车辆,虽然有着具体型号的差异,载荷却是惊人的一致。这也是整个煤炭行业独特气质的一项缩影——看似笨重粗糙,内里却有着大工业部门共通的标准化要求。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山西省晋中市的寿阳县,某国营大型煤炭集团下属的一家化工公司正坐落于此。作为世界500强母公司下游产业链上的一环,这家企业每年会用加温加压后的原煤制备出40万吨乙二醇,其成品是化纤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之一。“我们厂从500公里外的陕西神木购买原煤,雇本地运输公司下属的车辆去当地拉货。”质检工程师刘波对我介绍道,“听起来是不是很怪?产煤大省的老字号煤炭企业,却要从邻省进口原料。”这依然和煤炭工业复杂的构成以及成本考量有关。

对着办公室里的一张山西地图,刘波兴致勃勃地向我指点江山:晋东南出产的无烟煤,质地硬、燃烧时间长,适合用于冶金和化肥、陶瓷制备。寿阳、阳泉一带的贫煤,一般供火力发电厂使用。吕梁周边的焦煤,最适合用作高炉炼钢。而制备乙二醇的化工用煤,并不要求发热量最高,使用常见的长焰煤(烟煤的一种)即可满足。“山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全国产煤第一大省。但正因为它重要,每片主要产区的原煤的用途和流向都经过了严格计划。本地煤企要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反而不方便调用本集团自己下属矿区的出产,得向邻省陕西购买。在这个行业,没有哪件事是简单的。”

和李拓一样,榆次人刘波关于少年时代的记忆里也活跃着一群“煤二代”发小。十几年过后,除去移居一线城市的少数人以外,年近而立的昔日少年们大部分殊途同归,重新在煤炭产业链的某个环节找到了安身之所。“山西人,要想在本地找一份收入稳定、又能被全家认可的工作,几乎不可能跟煤炭脱离干系。”刘波不禁感慨。质检工程师的工作虽然辛苦而单调,至少供得起他在榆次买下的新房的贷款,何况他还掌握着一项独一无二的权力——判定从千里之外拉回的原煤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否能立即卸货。在这方面,阎苏力最有发言权:“他说话管用得很哩!就今晚这几十大车的陕西煤,要是他站上监测出来不合格,就得在工厂门口停上一两个整天,由车老板去交涉怎么解决和赔偿。停一天工就是上千块的损失,有几个人承担得起!”

说出这番话时,阎苏力欠着身子,姿态很放松。这或许是因为他本人并不是“车老板”,不必操这份闲心。被他称为“老板”的是一个名叫赵英的27岁女孩,一头短发、气质干练,这会儿正在和另一位司机就午餐费的数额讨价还价。“我爸开了20多年的重卡,现在年纪大了退休了。过去他自己开一辆福田‘欧曼’,还买下另一辆‘大运’雇司机一起跑。上个月‘大运’折旧报废,于是又买了这辆新的青岛‘解放’。”赵英盘点起家当的口气像个会计师。


27岁的赵英是一名卡车司机“二代”,也是自家两辆重型卡车的总调度(李亚楠 摄)

退休的老赵将他名下的两辆重卡挂靠在晋中西南方祁县的一家运输公司,固定承接刘波所在的化工公司的原煤运输业务;赵英则从大学毕业之后起,当上了自家两辆车的总调度。“人能歇,车不能歇,两辆车得配四个司机倒班。”赵英一本正经地介绍着自己的工作流程,“今晚这两辆车刚从陕西回来,卸完煤就得让司机回家歇着,换阎师傅和刘晋生师傅继续上路。运煤这一行是活儿不等人,耽误不起。”

提到自己的这位小老板,阎苏力的口气多了几分赞许:“一个小女孩,要和工厂的质检站搞好关系,要一晚晚地接送司机换班,还要24小时开着手机准备处理路上的意外事故,了不起。”同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他和赵英之间的信任感:不同于高度流动性的普通物流业,在山西,与煤炭有关的各个环节依旧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不仅矿主的交际圈是严格按照县域划分的,在煤炭运输业,同县人各自抱团、不同县市之间甚少交叉的情形也表现得相当显著。这使我再度想起了刘波所说的那些暗线:那些围绕着一个庞大产业生成的难于改变的计划和惯例。无论如何,阎苏力在细雨中打开了近光灯,往返1000公里的旅程就要开始了。

文章作者

刘怡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23个推荐 粉丝2498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跟着卡车行中国

山西煤 寿光菜 青藏建材 京沪冷链 快递

630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