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客天下
2019-08-14·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105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锡安 牛耕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夏尔巴向导丹增·诺尔盖,成为世界上首次有据可考的登顶珠峰的人。当时希拉里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这段位于海拔8790米、被后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人迹罕至的白色山脊,66年后的一天会因等待冲顶的登山者排队近3个小时而红遍网络。
路绳从大本营一直修到峰顶,即便队伍堵得停滞不前,也没人敢超车,一旦解开扣紧路绳的安全带,人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几千米。
8700米处,汝志刚亲眼看着一名来自印度的女登山者体力不支,从自己眼前坠落下去,低头看看羽绒服上被她的冰爪抓破的几个洞,感到心有余悸。
让另一位来自中国西安的登山者范波感到最不可思议的事,是一个来自印度的28岁小伙子Ravi,善谈,爱笑,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Ravi当天成功登顶后下山走到4号营地,却很意外地在帐篷中死亡,让他感到“攀登并不是为了让世界看到你,而是让你看到世界”,人在巅峰,生与死只隔一线。
登顶
为了尽早进入登山状态,环球旅行探险家汝志刚从合肥经昆明转机,在4月3日先于登山队集合日3天,到达了尼泊尔的加德满都。4月6日早餐时间,加德满都经历了一场电闪雷鸣,汝志刚与队里另外13名队员会合,除了两个尼泊尔人外,其余都为中国人。登山公司为每人配备一位夏尔巴人向导。
当登山队向位于海拔2860米、有着“世界屋脊上的跑道”之称的卢卡拉机场出发时,尼泊尔当地的“冰川医生”,已经先行穿过昆布冰川,为即将到来的登山者搭建了20部铝梯,以及用来固定的安全绳。
当地政府向珠峰攀登者每人收取600美元修路费。作为向导的当地夏尔巴人,也已经先往营地运送了一批包括食物和氧气在内的登山物资。
对于高海拔山峰爱好者来说,尼泊尔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乎天堂般存在。到达卢卡拉之后,汝志刚和队友徒步走了10天,到达夏尔巴人今年刚刚搭好的大本营。
从卢卡拉到大本营的途中,行行色色,汝志刚一路见到许多来自世界不同地方肤色各异的徒步者,齐刷刷的专业徒步装备,驮运物资的牦牛和马匹时不时慢悠悠往来其中,让他觉得简直“热闹得像过节赶集一样”。
除了登山者,路上更多是专程来高山徒步的行人——这条路正是被誉为世界十大徒步线路之首的EBC(Everestbasecamp),全程环线170千米,累计爬升1万米,近几年每到5月,有数以千计的户外爱好者赶来。
而大本营正是徒步者的终点,登山者的起点。登山者一路经过的村子里,当地人随行就市,由于物资稀少,一瓶热水可以被卖到100元人民币,“大家认为大钱都花了,这些都是小钱无所谓。”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