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改造百万庄:老旧小区如何重生

作者:张从志

2019-07-17·阅读时长13分钟

493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979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已有60多年历史的百万庄小区如今疏于管理,绿植肆意生长


摄影/肖予为

日渐老旧的小区

百万庄小区如今的名声不大,但要追溯大部分城市居民栖身的住宅小区历史,这里是绕不开的地方——1953年基本建成的百万庄小区是北京最老的一批住宅小区,尽管只有不到70年历史,但它开居住样式之先河,推动了中国人居形态的变迁——人们从过去的胡同、弄堂里走出,住进楼房,这里是起点之一。

百万庄小区(以下也称“百万庄”)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在西二环外车公庄大街以南,西边挨着三里河路,穿过马路就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住建部),南侧为百万庄大街,东边是展览路。街上行人匆匆往来,很少会多瞥一眼路边的三层红砖楼。在北京旧城区,这种式样的老房子不难寻见。只有走进小区,当苍郁参天的树木阻隔了四周街市的喧闹声,百万庄的更多细节才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最容易引人注意的是,小区内九个住宅片区都以地支命名,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其中申区为两层花园式住宅,居北侧正中,前八区均为三层楼房,分居东西两侧,整体构成对称格局,再加上中央的公共绿地、小学和商业场地,百万庄占地总面积21公顷,建造之初主要是为建设部、机械部等各大部委职工、干部提供住房。

前不久,住建部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再次释放信号,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过去北京历轮旧城更新改造的行动中被落下的百万庄,这一次能否搭上这班车,是居民们眼下最关心的问题。

从上世纪50年代落成至今,除了零敲碎打的修补,百万庄小区还从未有过系统的修缮改造,严重老化的设施给小区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60岁的李建从小在这里长大,他家的房子在辰区三楼,去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他至今心有余悸。百万庄的上下水管道很多仍是当初的铸铁管,锈蚀严重,一天早上,李建家卫生间的下水管整段掉落到了二楼住户的盥洗池里。楼下邻居后来告诉李建,自己平常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就在那里洗头,所幸那天是周六,起得比较晚,否则砸到头上,非死即伤。

百万庄建设之初,无论是建材还是规划设计都是按照当时的最高标准,但在六十年多后的今天,已经难以适应居民们的生活水准。最令居民头痛的就是上下水设施,当初采用的铸铁细管,管道直径只有三四厘米。居民楼里,水压一低就会供水困难,而且很多管道锈蚀后,管壁上都是大洞小眼,内壁上长了挂刺,稍有异物就会堵塞。一名负责维修的物业人员刚疏通完下水道回来,坐在地上一脸苦恼地告诉我,他们负责了好几个片区,搞维修的一共才三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不是这里堵了就是那里漏了,有些居民家里甚至一个月要上门几次。”

还有居民怒气冲冲地讲起,去年市政改造供暖管网,施工工人挖开了地下管道,漆黑腥臭的污水咕咕地冒出地面。大家心想,既然挖开了,为什么不找市政部门把管道干脆疏通一下,但施工工人说,他们只负责暖气管,别的不管。暖气管换好后,下水道被封住,所有管道重新泡进污水里。

种种因素影响之下,百万庄从过去的高档居民区如今已沦为问题不少的老旧小区。虽然外面看起来还算整洁素净,但一到晚上,小区内部交通道路两旁、院落里停满了私家车,其中很多都是外来车辆,无人管理。打理得好的院子绿意盎然,让人驻足,但更多的院子混杂不堪,家具堆在背阴的墙角,年深日久开始散发出腐烂的气味。到了夏天,百万庄蚊虫尤其多,居民们认为,除了茂密的植被和随意堆放的坛坛罐罐外,污水纵横的地下管道是蚊虫滋生的主要原因。还有居民告诉我,甚至过春节时,家里都有蚊子飞来飞去,他分析,是暖气管加热了污水,导致蚊子在冬季滋生。但对这些,除了抱怨,居民们不知所措。

文章作者

张从志

发表文章66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311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女人四十

中年转折期与自我重启

793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