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掌控力,女性傲骨之战

作者:杨璐

2019-07-17·阅读时长23分钟

2148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649个字,产生16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视觉中国供图)


中年危机来自人生换挡

王潇本人比照片看上去更加紧致和矫健。她穿着紧身的吊带背心,紧身的牛仔裤,不仅是没有赘肉,肌肉的形态也美,很明显是刻意练习和长期控制的结果。这样精心雕琢过的肌肉经常出现在专业健身教练的身体上,可王潇是一名公司创始人,出版过畅销书,几年前,她开始举办“和潇洒姐塑身100天”活动和马甲线大赛。大概是她这种跨界却拥有好身材,让人们觉得好身材不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从20多岁的微胖女郎到40出头的“二孩”妈妈,都有人跟着她每日训练。

王潇今年40岁了。她微博上的状态是笑容满面地开会、游学,穿着比基尼跟20多岁的女孩合影,身材一点儿也不输,也有跟丈夫、女儿相聚的家庭时光。每一张都漂亮并且充满力量。王潇说:“人一没劲儿就麻烦了,站不直,没自信,感觉撑不起来,事情搞不定。你看描写中年危机的作品经常从身材失控开始。我的40岁不从这里切入,我没有膨胀,衣服都穿得上。我高高兴兴的,还有劲儿。”

社交媒体上对于40岁的描述却不总是这样美好的图景。看一看那些因为太扎心而获得广泛转发的内容,婚姻问题是“白天是夫妻,晚上是邻居”,子女问题是“逼疯一个中年人,就让她陪孩子写作业”,工作问题是“中年女性被离职记”。甚至刚到35岁,就已经是“中年职场危机,人生下半场的困局”。除了这些普遍的困境,健康亮红灯、父母常生病属于雪上加霜的状况。

两相对比,王潇微博上展示出来的状态宛如中年危机的迪士尼乐园。她在微博上拥有263万粉丝,被很多女性看作励志偶像。同时也有人认为,这是时下里流行的一种人设变现,她创立了一个叫做“趁早”的品牌,售卖效率手册、健身衍生品等,一切指向女性成长和励志。这两种对待中年的“舆论”让我由衷好奇,难道我几年后的生活就是爆款公号里那些糟糕故事的叠加,而散发活力的过法只能是数字化的海市蜃楼吗?

中年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剑桥大学临床兽医解剖学家、圣凯瑟琳学院的艺术与人文领域研究员大卫·班布里基并不把中年看得悲观。他写了一本书叫《中年的意义》,中心思想是,中年不是最近几十年的文明新发现,而是数百万年演化出的完美礼物。他把中年界定在生育期的尾声和明显衰老到来之前,大约对应的年龄是40岁到60岁。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看,女性在生育期尾声和结束后还能活很久,男性虽然生育期很长,可他常常跟生育期结束的伴侣生活在一起,这是一种自主绝育。这种中年状态是人类独有的。自然选择塑造出这个阶段,是将中年人推向了人生的巅峰,并赋予他们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形象地讲,人生像一条抛物线,40岁到60岁的中年就是抛物线的顶端部分,这是人生中第一次面临上坡和下坡并存的阶段。在生理意义上,“生命时钟”正在嘀嗒嘀嗒往前走,大脑处于认知的高峰。同时,“死亡时钟”却开始启动,逐渐看到衰老的痕迹。也因为“生命时钟”和“死亡时钟”同时运行,中年人的生理和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让中年开启一个新阶段:中年人从“人类部落”的生育和养育者变成提供资源和保存文化者。人生的成就从青春的希望,变成实际而无法避免的现实。生育力逐渐衰退,性有了新的意义。感知的时间本质、意义、价值和急迫性都在改变。中年也是人类彼此差异最大的时候。

就像青春期一样,中年也是一个动荡阶段。个人的身体、心智和自我都会经历全面的再评估,还有关系、角色、欲望和方向也值得思考。所谓“中年危机”,是人生的变化一浪又一浪打得人措手不及。那么就地被打蒙下沉吗?总有人乘风破浪。

控制身体的美丽

王潇本科上的是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它的门槛就是经过筛选的脸和声音。除了这些先天条件,大学四年的训练之一是对镜子中的自己要非常敏感。“你得知道自己哪边脸好看。明白自己的脸宽不宽,需要打阴影还是去医美。眼线要怎么调整,眉毛的距离要不要拉长一点。你得知道哪个角度、什么表情在面对摄像机和相机的时候是好看的,并且思考到底能控制到什么程度。”

这样经过专业训练的外形,依旧要面对岁月危机。王潇说,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玩笑》,里面写了一个美女到了中年之后,突然发现海滩上迎面走过的男性不再看她了,这是过去岁月中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看到这段,整个后背都发冷,那一天正是衰老的到来。我也不知道那一天会有多大的恐惧。我是谁,我要去哪儿,我怎么去,这几件事中,外表是参与其中的。有那么一天,外表不能参与其中了,怎么办?”

对外表的关注不是肤浅,跟柴米油盐的琐事相比,皮肤和外形的衰老才是每个中年人必经的、残酷无情的真相。人类族群从青春期开始建立男女各自的“啄食次序”,人们在这两个社会阶层体系里可能往上爬,也可能往下掉。在决定社会优势的因素中,美貌对女性远比男性重要。男性到了中年可以享受权力和地位增加带来的社会地位提升,女性却觉得皱纹把她们拉向相反的方向。班布里基认为,动物处于阶层体系的底层都会感到不自在或者出现应激反应,比如行为异常,适得其反的社会互动,以及健康状况不佳,女性面对中年的恐慌,只是其中的一个显现。


趁早品牌创始人、畅销书作家王潇(黄宇 摄)


王潇对抗这种恐慌的办法之一是坚持锻炼,推迟衰老那一天的到来。“中年女性要想年轻,一定要练力量。肉是软的,软了就松弛,往下耷拉。练力量让肌肉纤维增粗,才能把肉撑起来。”王潇说。她曾经也是个胖子。“我的启蒙是我爸。十几岁的时候习惯性吃撑,我爸跟我认真探讨,用自己的手,拿起勺子,挖多少饭,放进自己嘴里,以及何时停止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可控的。你这个人要是这点事办不到,什么也干不成。”王潇说。她后来控制住了自己的食量,17岁时减掉22斤,并且保持到34岁生孩子之前。

生育是女性的人生分界线,并且影响到中年的状态。王潇说,生育就是身材瞬间走形,原来生活中的优先级也要打破重排。“我生完孩子第12天就拍杂志照,脸看不出变化,身上全靠紧身衣。使劲勒,然后穿上连衣裙。别人觉得你生完还能这样简直是魔鬼,其实我很清楚勒得多辛苦。我请了专业的教练,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恢复到生育前的状态。”王潇说。

如果说从前保持苗条只要跟馋和懒做斗争,变成妈妈,这就不是单纯的意志力问题了。它成了一个系统工程,跟心理状况、时间管理、家务分配、自我认识都有关系。王潇当时已经开公司,女儿还在襁褓之中,她依旧挤出时间追求美丽。“我这个人特别以自我为中心,这么多年优先级里我自己都是排第一位的。我的健身时间和美容时间没有被取消。我把育儿和家务全外包了。我离开女儿几乎不焦虑,就是如果时间太长,回来发现她长大了一些,或者她有件事我不知道,我会焦虑。我迅速跟她沟通,这件事让我知道,焦虑就好了。我同步了她的心情和成长就好,饮食起居不用事无巨细。”王潇说。

王潇强调做自己,她有一本自传就叫做《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觉得如果人云亦云,所有人的烦恼最后都会感染你。“我30岁创业的时候,还没男朋友。父母从来没说,你别折腾了,赶紧找个稳定工作,找个人结婚。我爸给了我50万元的创业启动金。最近几年我才反应过来这些经历对我多重要。我没有耗神在跟别人活得一样上,也没有长辈的意志需要去克服。”王潇说。她从大学毕业换了几份工作,直到三十三四岁才觉得差不多找到了人生发展的主线。女儿的出生,自己角色的转变,甚至40岁的悄然降临,这些年间的变动全以她的这条主线来分配时间、精力和优先级。

王潇把自己的时间分成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赚钱时间和生存时间。她爱美,不能忍受自己变胖,于是把好看时间放在了优先级的第一位。紧接着的是好玩时间,这个部分王潇用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年轻得靠一口真气,世界那么大,别人在干什么你全不知道,怎么能没有好奇心。如果一个人觉得生活不过如此,没有兴趣了解外面,每天只干自己那点事,说明真的老了。”王潇觉得对自己的生活还很重要的是心流时间,她需要一个完全被带入的、沉迷的时段。“特别是人到中年之后,时间被很多琐事切割了。这种专注的心流时间就特别宝贵,它能让人暂时远离庸常,进行一种灵魂生活。拥有心流时间,是在凡间和美好的精神花园之间的切换。”王潇说。赚钱和生存时间反倒是放在了优先级的后面。“我没有成为大富婆可能就是把这件事放得比较后面吧。因为我觉得赚钱是给好看、好玩和心流时间给养的,不能本末倒置。”王潇说。

中年是一个动荡期,危机来自于一种失控。王潇说,原来是个年轻人,焦点都在自己身上。结了婚,有了孩子,精力越来越分散。如果把自己往后排,这时候代谢变慢了,各个方面出现变化,却没给自己的身心留时间,就可能一团糟。她把自己的人生和时间结构化了,而保持身材的紧致和矫健只是这种生活安排的一个成果。

文章作者

杨璐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2890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女人四十

中年转折期与自我重启

793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6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