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客天下
2019-07-12·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770个字,产生2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张月
詹青云的人生是一场蝴蝶效应。
如果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时没有填那张辩论队的报名表,如果面试时教练没有多问她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认识那些在智识上与她针锋相对的人,她可能不会去哈佛,不会参加《奇葩说》,不会成为律师也不会成为网红,她想象不出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自己过着怎样的生活,但应该都不是现在的詹青云。
“一个微小的差别完全能改变后来所有的走向。” 她说。
辩论改变了她的世界观、朋友圈,以及此后人生的诸多选择,是令她抵达当下的那个“微小的差别”。她名字前最常被添加的标签是“哈佛女博士”和“奇葩说辩手”,在《奇葩说》里,她因与陈铭的“神仙打架”一战成名,以浩繁的阅读量和强大的思辨能力引人注目。
她的履历是典型的精英轨迹,人生看上去一帆风顺,最大的悲伤和挫折要回溯到初中时草草结束的一段恋情,学业、名气、接踵而来的机遇……蝴蝶振翅之后的一切全都超出她的预期,“我的人生一直非常非常幸运,不只是顺利,就是全都超越我自己的预期。”她说。
当然,不可避免的,飓风也会摧毁一部分生活。作为辩手,她理性、冷峻,是令对方辩友害怕的对手,但辩手之外,她是个感性而浪漫的人,爱着美好的餐具和本子,要用好看的笔写出好看的字。她以前的时间表是早上起来读一些难读的书,晚上读一些轻松的闲书,饭后练一练字,但这种生活不得不为网红这份“兼职”让路,深夜下班还要接受采访,她一边聊天,一边在笔记本上天马行空地写字,那是令她放松的方式。
“我非常渴望早一点结束这个局面。”她说。
除了名气带来的微小困扰,总体来说,詹青云处在人生最好的阶段,没有无法回头的遗憾,也没有被生活的千头万绪捆绑。人生的图景刚刚展开,她最大的困惑是尚未找到茨威格所说的“人生使命”,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为什么而奋斗。也许是因为这种迷茫,她一直呆在象牙塔里读书,在很多年里回避找工作这件事。去年她成为一名律师,但那是她一生的使命吗?她也不确定。
“我一直觉得我没有长大,我也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想起来我觉得能做一辈子的事情,或者我觉得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我年纪再大一些,可能我就找到了,或者我就承认了找不到。但现在处在一个你还想要做成很多事情、可是又明白人生能做成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这个阶段。”
最终,她关于理想的唯一图景还是和辩论有关,开一家茶馆,三两好友,坐着或闲谈或辩论,慢悠悠地讨论一些事情,也许成为一个沙龙,也许成为一个书院。在那些慢悠悠的日子里,“我希望我成为一个找到了自己这一生到底该为什么而奋斗的人。”她说。
以下是她的口述
原来辩论可以这么打
人感到孤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感上的孤独,就是没人在乎你的感受,一种是智识上的孤独,就是没有人在乎你的想法。我觉得辩论至少可以解决第二种孤独。在辩论的过程当中,你的对手虽然是跟你作对的,但是为了更好地跟你作对,他也不得不听你的想法(笑)。
最早接触辩论是在初中,历史老师让大家讨论杨贵妃是不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因素,我一开始没怎么讲,但后来越听越生气,大部分人比较偏“是”那个立场,觉得杨贵妃是红颜祸水,我就站起来说杨贵妃就是一个小女人,要不是那个皇帝那么色,她能怎么样呢,就很生气地骂了那些男生,然后就收到了很热烈的反响,可能我说话比较有煽动性(笑)。
真正参加辩论队要到港中文念大二的时候,那个时候有进辩论队的面试嘛,让大家打一个模拟的比赛,学长学姐就坐在底下听,邱晨当时是辩论队的教练,她也坐在底下,她长得特别像小孩,我就以为她是旁听的路人。打模拟比赛的时候,我们队有一个人把所有的发言时间都说完了,我就没说上话,我心想说完了,肯定没希望,但是邱晨在结束之后又单独问我问题,我还说这小孩为什么问我问题(笑),我就进队以后,别人告诉我说是因为教练单独问问题,觉得你很不错,我才知道邱晨是教练。
一开始打辩论全是挫败(笑)。当时我普通话说得不好,还带一点贵州口音,就被人笑话。我还记得第一场比赛,我打四辩,题目已经不记得了,当时我举了一个例子,就说女博士这个概念怎么怎么样,后来那个评委就说,四辩表现还不错,但是中间突然讲了一个姓吕的博士的故事,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当时把我气坏了(笑)。
其实我不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一开始参加辩论队是因为到处比赛,就可以到处旅游。那一年的状态就是一个比赛如果持续十天,我们常常第二天就已经被淘汰了,剩下的八天都在旅游(笑)。
大三去美国交换了一年,回来发现我这些朋友还在打辩论,我就去找他们玩,又打了一个比赛,当时遇到了非常厉害的对手,是台湾政治大学的刘彦理。从他身上我觉得受到了很多启发,突然觉得辩论是可以讨论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的。
那一次是讨论辛亥革命,题目是“武昌起义在武昌这座城市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对阵的是台湾政治大学和武汉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的立场是偶然,武汉大学是必然。
整个前半场双方就是正常地打辩论赛,拼历史知识,武大说武汉思想很新、有新军队、经济发达等等,爆发革命是必然,然后对方说思想新、有军队、经济发达的地方还有很多啊,为什么偏偏是武昌呢?就是偶然嘛。刘彦理最后站起来,他说,其实我们都不是历史学者,我们都只是普通的大学生,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一定有必然的成分跟偶然因素,所以没有必要这样去讨论。我们讨论这道题目最重要的意义是,把这样的一个历史事件当做必然或偶然,对于我们将来的人生选择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你把所有的改变都看作是历史的必然的话,就没有人会为改变而奋斗,历史虽然给人机会,这个机会也是非常容易错过的,如果当时不是有那样一批人抓住了这个机会,可能这个民族就要再等很多很多年。哇,我当时就觉得特别地感动,原来辩论可以这么打,从此以后就有一些态度上的转变。
后来我自己很认真打辩论的那几年,我们成绩都还挺不错的,有那么一两年总是在拿冠军,有一段时间整个人会比较觉得不满足于平平淡淡的打辩论,就是会想要走一些新奇的路,然后都没有成功(笑)。
因为辩论,我后来很多非常重要的选择也全都改变了。我刚刚去香港的时候是学经济嘛,是走一条比现在更俗的路,这是一个非常香港的选择。但是我后来在辩论队有趣的事情做得多了以后,就没有办法忍受无聊的事情,所以我就转去学政治。然后我在辩论队朋友的推荐下,去考法学院的考试,如果我不是因为有辩论队的逻辑训练,我也不觉得我能那么快就能考到那个考试。
包括《奇葩说》,如果没有《奇葩说》的话,我会失去我现在生活的一半,就是我在网络上的身份,和我以那个身份做的所有的事情。比如我在微博上组织了一个读书会,还有一个知识小站,就是大家讨论一些法律问题,给不太有法律知识的人一点帮助,这个是参加这个节目给我的很好的东西,其实我本人并没有做什么,但是这个名气能够帮助我聚集别人来做事情。
参加《奇葩说》是邱晨邀请庞颖和我去,她就说你们俩来玩儿吧(笑),然后我说不去不去,她说锤死你啊(笑)。因为我当时刚好毕业,有好几个月无事可做,我预想我应该会很快就被淘汰,当时还想着去非洲旅游什么的,也没有想到会走到那么后面。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