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我们与大海的关联

作者:陈赛

2019-06-26·阅读时长14分钟

179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131个字,产生1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西尔维亚·厄尔(视觉中国供图)


深海女王

关于西尔维亚·厄尔,很多事情值得一提。比如,乐高有一个以她的形象设计的小人模型,红色短发,绿色身体,她的脚上穿着的是一对黄色的脚蹼。比如,她在海底潜水的时间已经快要超过8000个小时。比如,作为深海探索的先驱,她曾经多次作为海底观察员(相当于海底“宇航员”)在海底居住和考察,也曾经领导过100多次海底探险,还是好几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1979年,她驾驶可穿戴式个人潜水器,顶着600磅/每英寸的水压,在太平洋1250英尺(381米)深的海床上无缆行走了两个半小时,那是当时人类用脚探索海洋的最深处。宇航员登月时,只能互相盯着看,但她的海底行走之旅,却有无数神奇的生命相伴,381米深的海底不是一片漆黑,而是点缀着神奇的光亮,会发光的鱼、闪着蓝色亮光的水母、格状花纹的蛇尾海星,像一座花园。

人们尊称她为“深海女王”(Her Deepness),是有道理的。

不久前,在北京侨福芳草地的咖啡厅里,我刚刚坐下来准备采访这位传奇的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酒店里人来人往,音乐若有若无,池子里一群小金鱼正在游来游去,对我来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场景,但我的采访对象看了一眼池子,立刻觉察到金鱼们饿了。她很抱歉地对它们说:“对不起,我没有带吃的。”

她的助手意识到自己的包里还有一点早餐吃剩的面包末,立刻掏出来倒入池子,金鱼们果然抖着尾巴一哄而上,纷纷啄食起来。西尔维亚笑了起来,就像一个老祖母欣慰地看着一群饿坏了的小孙子在狼吞虎咽。

我问她,她是否在长久的海底生活中获得了与鱼类对话的能力?


2004年8月3日,西尔维亚·厄尔在马鲁布拉潜水,旁边是一条澳大利亚虎鲨(视觉中国供图)


她曾经在她的传记《无尽深蓝》中提过,1970年,她作为“玻陨石计划”(Project Tektite)第一批女性成员考察组的组长,在美属维尔京群岛的一个海下实验室(约海下15米)生活了两个星期,那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了解每一条鱼、每一个海绵、每一丛珊瑚,甚至每一只虾。“它们就像是猫和狗一样,每一只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我可以分辨出住在我们实验室附近的每一只灰色的天使鱼,我知道哪一只鹦嘴鱼会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睡觉,我也能通过某些奇怪独特的举动认出不同的梭鱼。”

在那个她日夜探索的复杂而富有生机的生态系统里,每一个生物都有专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像现在,她能从这些金鱼中分辨出不同的神情、姿态甚至个性。“这一只比较有攻击性,那一只很害羞,这一只是好奇宝宝……”

听她讲述和一个海底生命的相遇,你能感到一种奇特的感染力。“在水下,鱼不知道,也不关心你是谁,它们看着你,就像一个婴儿看着你,你得向它们证明自己。”

“我曾经被鲸观察过,被海狮、被鲨鱼、被龙虾观察过。它们对我很好奇。它们看到它们的地盘里有一个奇怪的生物,它们想知道我到底是什么东西,就像我对它们的好奇一样。”

“你真的能感觉到它们的好奇?”我问。

“当然”,她说,“有一次,一只年轻的龙虾正在海底行走,看到我,突然改变方向,朝我的位置走过来。我就坐在那儿看着它伸出它的小触手,摸摸我的面罩。”

“就像这样”,她伸出手,就势要摸我的脸,“然后嘴里发出呃——呃——的声音,就像一个小人儿。”

“就像E.T.?”我问。

“是的。”她笑着说。

她说,建立与大海,与大海里这些生命之间的关联并不难,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去看看。她每一次演讲,每一次接受采访,每一本书的开头,都会鼓励人们去潜水,尤其是孩子。她经常说,不让一个孩子干着(no child left dry)——“让他们到自然里去,到水下去,去与海洋亲密接触,去遇见鱼,看它们在广阔澄澈的海水里生龙活虎地游泳,而不是作为食物被摆在盛着柠檬片和黄油的盘子里。那一个瞬间,你能理解我好几个小时也表达不了的东西。它会改变一切。”

文章作者

陈赛

发表文章232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406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仰望星空的冒险

人类登月50年

657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