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梓辉
2019-06-06·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31个字,产生3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邓伟正在和连接了5G网络的智能机器人对话
摄影/张雷
落地试验
尽管北京并不是中国移动率先开展规模试验的五座城市之一,但因为种种因素,北京仍然成为中国移动乃至全国范围内在5G建设上最快的一座城市。“目前基站数量是全国最多的,”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邓伟向本刊透露道,“三环内已经全部覆盖了,希望能在9月实现五环里面全部覆盖。”
而在过去不久的5月17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京港地铁公司联合宣布,北京地铁16号线从即日起实现了移动5G信号全线覆盖,这也让它成为全国首条5G信号全覆盖的地铁线路。
事实上,尽管5G的概念宣传已久,但实际的测试与建设工作是从去年年底才开始的。在三大通信运营商中,移动和电信都未将北京列入首批试验城市。作为国内三大运营商中的老大,移动在去年12月率先宣布要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这5座城市开展规模试验;中国电信则在成都、雄安、深圳、上海、苏州、兰州等12个主要城市开展5G外场试验。
邓伟告诉本刊,对几个试验城市而言,其最主要的一些任务就是摸索出5G网络建设、网络规划及网络优化相关的一些规律性内容,以及一些方案的验证。以移动为例,他们在5座规模试验城市分别只建设了100台5G基站,在一个大约三四平方公里的小范围内对5G网络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
而在北京这里,他们直接跳过了这些规律性的试验,开始一步到位进行一些应用性的建设,“往预商用上面走了”。这也让北京成为观察全国5G网络落地应用的最佳样本。
站在北京宣武门附近的移动研究院大楼里,邓伟告诉本刊,沿着西二环向北两公里直到位于金融街上的中国移动总部大楼,这条路一直都是北京的一条测试线路,附近一些高楼的楼顶都有5G的基站。“只要你有5G手机就能体验5G,因为我们是不换卡不换号的。”
在实践中,针对5G进行全新的基础建设并不困难,一座基站几个小时就能建好,地下的光纤都是现成的。据透露,北京地铁16号线背后10个站台、站厅和9个隧道站点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仅用了两周时间。但在邓伟看来,正因为16号线是新建的一条地铁线路,所以更容易进行5G的建设,其他十几条老的线路改造起来可能更难,原因就在于5G相比之前几代移动通信网络,需要的线缆和管道都更多。“因为以前的地铁里只铺了一条线路,这就意味着管道出路或者管道的空间就只有一条,现在要加两条的话,可能还得把之前的拆了。”邓伟对本刊说。
相比建设,更主要的难题在于5G网络的测试和优化。“目前来看,像网络和终端的性能及稳定性还达不到外界对5G网络高性能的要求。”邓伟说。从北京地铁16号线的体验来看,5G网络虽然在极限速度方面很有优势,但在信号的稳定性及覆盖度方面还有不足。一位获得了体验资格的媒体人就告诉本刊:“随着我双脚移动,5G信号包括测速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波动,我不得不像一个人体探测器一样不断来回走动,寻找5G信号质量最好的区域。”
有了5G网络,8K高清视频才有了落地商用的基础
“以4G的经验来看,我们当时从规模试验网络开始建,到网络和终端都比较稳定,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所以我们预期可能应该到今年第四季度左右,整个5G网络终端的匹配性及整体的一些性能都会相对比较成熟。”
多方消息都指向一个结论,那就是5G真正的商用时刻基本定在了今年年底。今年3月,中国移动称已向工信部申请5G牌照。4月初,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将根据终端成熟情况,估计于今年适时发放5G牌照。”
在5月22日中国移动股东周年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也表示,他个人认为内地监管机构今年就会正式发放5G牌照。“发了牌照之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就会提供商用服务,”邓伟说,“大规模的建设主要还是在明年。”
从目前来看,最大的难题还是在高昂的前期投入方面。从技术角度来讲,随着1G、2G、3G、4G的发展,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是越来越高的。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越丰富,能实现的传输速率也就越高。但物理学知识也告诉我们,频率越高,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就衰减越快,传播距离也就越近。所以从传播特性来看,要达到相同的覆盖面积,5G需要的基站数量就更多。
在4G时代,中国修建的4G基站就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三。而根据邓伟的估算,若发展顺利,5G基站未来的数量甚至有可能达到4G基站的两倍。这也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几大运营商都将面临不小的投资压力。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355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