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丹阳:镜片行业为何不会搬走?

作者:杨璐

2019-06-06·阅读时长17分钟

505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663个字,产生8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镜片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近期难于全部由机器替代(蔡小川 摄)


丹阳的眼镜江湖

丹阳虽然是一个县级市,却拥有极发达的交通网络,距离常州机场只有20分钟车程,辖区内拥有丹阳站和丹阳北站两个高铁车站。它是长三角富庶和便利的缩影。在苏州和无锡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丹阳的工业已经起步,早年间有“丹阳老大哥”的说法,现在全国百强县里,丹阳也能排在前十几位。不说这些抽象的数字,在丹阳走一圈就会发现,当地有个老板把自己的豪车停在工厂或者公司大门口的风俗。这辆车很少使用,经常是兰博基尼、迈凯伦档次的,仿佛一座代表实力的雕塑。小小的县城里不乏中国医疗器材、地板、零配件等行业的明星企业,支撑着当地经济的繁荣,可丹阳的名片却是镜片产业。

从高铁丹阳站出来,马路斜对面就是丹阳眼镜城。就像以生产小商品闻名的义乌以小商品城作为大众消费者跟产业的连接,丹阳眼镜城是观察镜片产业的切面。必然眼镜的运营总监鞠皓是土生土长的丹阳人,他所在的品牌在电商平台必要商城上独家销售,年销售额有几千万元。他说:“丹阳眼镜城有几千个车位,周末和假期开学前都停满了车。不仅限于苏锡常,最远能辐射到安徽的消费者,他们也会坐高铁来丹阳,一般停留两天,其中一天就是专门逛眼镜城。”丹阳眼镜城设有游客中心,是这座县城实打实的旅游景点。进到眼镜城里,随便一家店铺,即便面积不大,四面墙上密密麻麻码着各式各样的太阳眼镜、光学眼镜,像眼镜的汪洋大海,甚至令人无从选择。鞠皓说:“因为逛起来会蒙掉,所以,商铺就雇人等在高铁丹阳站的广场上,只要乘客出站就上前问配不配眼镜。用这种方法把客人领进店铺,提高销量。”

丹阳眼镜城不仅仅是个买便宜眼镜的市场,也是中国眼镜产业枢纽般的存在。一副眼镜细分下来其实是镜架、镜片和配装三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在中国这个超级代工厂里,已经形成了区域和档次分层。镜架产业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其中像开云集团这样的奢侈品品牌代工厂集中在东莞深圳,从设计到生产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中低档镜架则集中在温州地区。镜片产业主要就在丹阳。装配要考虑的是采购和库存,跟眼镜架像时装一样款式多样相比,眼镜片一个度数就是一个SKU(库存量单位),所以,镜架和镜片之间,装配更容易跟镜片行业离得近。

中国80%以上的眼镜片、全世界50%以上的眼镜片都是丹阳生产的,无论深圳镜架、温州镜架,还是丹阳本地生产的镜架也流转到丹阳来,配装,再发到世界各地的眼镜店、消费者手中。


丹阳眼镜城是知名的眼镜集散地,人们甚至坐着高铁来买眼镜


丹阳眼镜城是眼镜行业水面上的冰山,水面以下是几千家大大小小的镜片工厂和作坊。鞠皓说:“在丹阳,随便从大街上拉一个人,都能问他搞一副眼镜。他的朋友圈里肯定有人是从事眼镜行业的,不是他本人,就是他亲戚、邻居或者朋友。”在丹阳镜片产业的集中地司徒镇走一圈,就知道这句话绝不夸张。当地人都有自家的院子,起了三层或者四层的楼房,住宅的一半面积或者楼对面的平房里就是眼镜作坊。“从前家家户户还是农村那种房子的时候,司徒镇就开始做眼镜了。有的做模具,有的做镜片,全是小作坊。丹阳的镜片文化就是从这种草莽中形成的。我周围很多家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儿子媳妇六个人,爷爷奶奶做染色,爸爸妈妈做镜片镜架,儿子媳妇做电商客服和配装。他们有的开淘宝店,还有在美国亚马逊、日本乐天上卖眼镜的。每个月卖几十副,收入不差的,甚至是比较可观。”鞠皓说。

这些镜片的家庭作坊,既是邻居,也是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鞠皓说:“他们可以一起拼单买原材料,如果一家的订单做不过来,也可以分给其他家帮忙一起做。除了通过电商平台卖眼镜,生产的镜片销到眼镜城,销到中国各地、世界各地都不是没有可能的。”司徒镇上,甚至不用去眼镜集散地、眼镜工业园,走在路边就能看见小眼镜店、住家门口的眼镜柜台。鞠皓说:“这里卖眼镜不需要什么理由,可能家门口刚好多了一个窗户,就摆出眼镜了。如果他们一直都在卖,那说明也卖得掉。”

丹阳当然也有大厂代表镜片制作的品质和实力。世界上最大的镜片公司依视路集团在丹阳就有6家合资企业,鞠皓所在的必然眼镜就隶属于其中一家。必然眼镜的母公司美乐集团在8年前跟依视路合资成立视悦光学,开辟出了集团的光学板块。江苏美乐集团董事长王翔宇说,光学板块有出口代工、内销、电商等领域的多家公司和工厂,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他的出口业务是丹阳镜片行业里排名第一的企业。

美乐集团光学板块的邻居,是一家美国独资的电商眼镜公司。美国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它则从中国采购镜架和镜片,在丹阳配装之后,发货去美国。美乐集团也是这家美国眼镜电商的镜片供应商之一,王翔宇说,大概每天要配装一万副眼镜发到美国去。这家公司和另外一家每天配装几千副眼镜的外资公司一起,占据美国眼镜电商70%的市场份额。

镜架和镜片都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面对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招工难的现实,最近还被列入了美国增税的名单。双重压力之下,不免让人好奇丹阳的镜片产业还能像从前一样占据庞大的市场份额欣欣向荣吗?因为从家庭作坊的形式逐步发展而来,跟东莞那种工业化的园区相比,司徒镇的镜片产业园布局时间不算长,道路是新的,工厂和公司办公楼也是新的。这些入驻的企业是继续扎根当地还是像舆论所说迁往劳动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或者印度呢?

文章作者

杨璐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2890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全球产业链的微观调查

印度班加罗尔、越南北宁、中国丹阳与温州

739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