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在莫斯科成长的作曲家

作者:爱乐

2019-05-09·阅读时长7分钟

30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95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容惠)


1860年代的莫斯科  

1866年春天,毕业后的第二年,柴科夫斯基应聘到莫斯科音乐学院执教。在接下来的12年中,他就住在这座城市。当年的莫斯科远不是音乐城市,不仅比不上西欧,甚至比不上圣彼得堡,几乎没有交响乐演出,十分封闭和落伍。大部分音乐人不熟悉西欧古典作曲家,不了解舒曼、贝多芬的作品。柴科夫斯基从圣彼得堡搬到莫斯科,是一个很大的妥协。前者是帝国的都城,在亚历山大二世的开明统治下,这座城市充满活力,完全是西方化的城市生活。莫斯科则代表着俄罗斯落后的历史,那里的音乐生活非常有限。除了大剧院的乐池,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像样的交响乐团。除了克里姆林宫周围,这座城市对西方文化非常冷漠。虽然柴科夫斯基本质上有点保守,但他的心从来没有真正偏向莫斯科。他把莫斯科看成是一座古老的纪念碑,他喜欢克里姆林宫优美的风景,也喜欢城里的几处历史古迹。但他非常不喜欢又脏又湿的道路,而且这里缺乏一些便利设施。他的心始终属于圣彼得堡。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78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