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上春山、赏百花、当寨民……贵州旅游有多宝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13分钟

48人看过
2025,被贵州刷屏的春天

在贵州,遇见满分春天


这个春天,绝大多数人都被贵州刷屏过,甚至不止一次。


一月刚刚过完,万峰林的油菜花有如关不住的春意,肆意地向大地深处蔓延开来;二月中旬,坐拥亚洲最大IMAX屏幕的贵阳越界影城成为全国特种兵的“首选打卡地”,为的就是在这里感受最过瘾的《哪吒2》;来到三月,贵安新区与安顺平坝的万亩樱花开始盛放,贵州一下跃升为全国最令人艳羡的地方;四月,全球最大的原始杜鹃林带——百里杜鹃景区正式“营业”,就连央视也忍不住把镜头对准这里。


荔波七孔桥


一百天的春季,一百分的美丽。这是2025年贵州春季的旅游主题,更是我们前往贵州,亲自领略“春季天花板”之后最直观的感受。


过去一个月里,我们在毛姆笔下的湄潭品味春茶,走进浙大西迁旧址重温那段炮火下的温暖时光;在屯堡文化集中地之一的安顺,我们与贵州著名作家戴明贤一起“逛吃逛吃”,凭借一道道屯堡美食找寻延续了六百年至今的明朝风味。当然,我们也因为旅途安排错过了油菜花,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与樱花季擦肩而过——但是,完美的旅途不在于按计划行事,而是体验本身。


遵义湄潭万亩茶海


对我们而言,贵州的春天是亲切的:它始于一碗牛肉粉,时常穿插着诸多洋芋粑美食,最终结束于一顿街边随处可见的烙锅。


贵州的春天也是神秘的:在百里杜鹃景区,主持祭花神的彝族布摩黄承龙告诉我们:祭花神源于彝族古书《祭花经》,这本书成书时间则在元明时期。


毕节百里杜鹃景区


最重要的是,贵州的春天属于每一个愿意来到这里的人。来自天南海北甚至海外的游客纷纷落地贵阳,并向着他们心中的最美春天出发,正如这些发送给我们的留言一样:


“三月下旬去了安顺,平坝,赏美景尝美食,鹅肉火锅,干锅豆干鸡,牛肉米粉都还想再去吃,油菜花灿烂,樱花柔美,满意而归。”


“这是吃樱桃最好的季节,从树枝上摘下来就放嘴里的那种甜,像是吃了一口春天。”


“去年利用三月三假期,放假当晚连夜自驾到百里杜鹃,真的好壮观啊。虽然我们当地也有高山杜鹃,但真没有贵州的延绵不绝。”


兴义万峰林


在贵州赏春的人,无疑是幸福的。有人上春山,有人赏百花,有人当起了寨民……正是这样,贵州与所有向往春天的人一起,打造了这场实实在在的满分春天。


为什么说“赏春”的天花板,

在贵州?


此前的文章《为什么一定要去贵州过一次春天?》里,我们曾经这样写道:在长达亿万年喀斯特运动的作用下,贵州以中国省份里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姿态,以自己的方式接纳着峰林、石林、峡谷、溶洞、天坑、瀑布的奇观……贵州的春天,从来不是一览无余。


事实也的确如此。春天的脚步,在喀斯特地貌的千沟万壑间,一步一个脚印地缓缓铺开。在贵州最为著名的“黄小西吃晚饭”(黄果树、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万峰林、梵净山),它们无一不在春天滤镜里变得生动、鲜活,进而成为“一眼入春”最直接的存在。


西江千户苗寨


即使在景区以外,春天同样毫不收敛。一路的高速上,我们已经数不清见到了多少连绵不断的油菜花,看到了多少座植被繁茂,形状各异的山峰。在贵阳,一个好几年没有花粉过敏的北方人刚下车就打了两三个喷嚏,略有哀怨地说:“贵州的春天,够劲儿。”


春色之外,还有春味。在安顺探访屯堡美食的过程里,南京籍作者的第一顿饭就有着浓浓的“家乡色彩”。她在《让包邮区想家的味道,竟然藏在贵州》里这样写道:“很快菜就上桌了:切片的寡蛋,吃起来跟老家南京的旺鸡蛋,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南京是直接吃,这里则加了辣椒和猪油炒,香气更浓郁;茨菰倒是跟我们那儿的不同,小小一颗很迷你,苦味也少了很多。还有甜饭,几乎就是八宝饭的翻版!



虽然安顺与南京隔着不知道多少座山,多少里路,但在美食的关联上,二者之间的距离有时比南京和上海还要近。就比如:灌汤蹄筋,灌汤猪皮。它们的做法是先将猪蹄筋和猪皮油炸,再将膨胀起来的食材煮汤,一口下去就像“在猪皮里灌了汤一样会爆汁”。当地的老板娘说这是安顺独有的做法,而我们却知道:不是没有相似的菜,而是在南京,叫做皮肚。


屯堡与江南的联系,除去史书上提及的“调北征南”“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安顺府志》),还有实实在在,跨越600年不曾改变的美食风味。看来,网上时常有人谈起的“看明朝,到贵州”这句话,所言非虚。



没有“三月三”的春天,

是不完整的


如果说自然风光和美食让我们看见了贵州无比丰富的颜色,那么真正让贵州春天变得“多彩”的,是贵州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文化。


作为上古时期“上巳节”的延续,“三月三”是汉族文化圈内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虽然在宋元时期逐渐消失在汉族区域,但开始向周边少数民族区域进行辐射,于是像壮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依然保留着”三月三”的习俗,同时还加入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节庆风俗。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同一民族之间,大家过“三月三”的方式都有可能完全不同。像黔东南报京侗族的“三月三”,既是与春耕紧密相关的“播种节”,也是有关爱情的“楼戏节”,而天柱侗族的“三月三”则要举办与壮族相同的“风岩歌会”。贵阳乌当区的布依族将“三月三”称为“地蚕会”,要将苞谷撒向稻田来堵住地蚕的嘴,祈求五谷丰登,罗甸县的布依族则是把“三月三”定为“扫墓节”,家家户户都要祭祖。


种种不同的习俗,组成了贵州春天里的独特色彩,更让当代年轻人找到了另一种过春天的方式:当寨民。这些很少涉足田野的年轻人走进大大小小的村落,在节日的氛围里看非遗、吃美食、听山歌,将这些从未领略过的春日生活方式一股脑地po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



当然,来贵州的绝不仅仅是年轻人。这个春天,《三联生活周刊》、《澎湃新闻》、《地道风物》等多家媒体都组织了贵州主题的深度文旅体验活动。不仅如此,由香港知名媒体人、作家、编剧等一行30人组成的媒体团也来到了贵州,把这里当作“港人北上”的第一站。


而在我们的亲身观察里,贵州的春天也绝非“想象里的淡季”。去程的航班上,我们遇到了一个刚落地北京,人手拿着LG和三星手机,正要转机前往贵阳的韩国旅行团。在小红书上,一位常年为泰国游客担任导游的博主则说:“今年来贵州的泰国直飞航班,满座都是基本操作。”就连香港到贵州的高铁票,也出现了售罄的情况。


这背后的原因,既源于贵州加入了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朋友圈”——据统计2025年前两月,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入境外国人近2500人,同比激增893%,更也离不开贵州文旅的“持续营业”。


最近,2025多彩贵州文化和旅游悉尼推广周活动正式启动。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歌舞演员将侗族大歌、苗族飞歌、水族相思歌带到了悉尼歌剧院、海德公园、唐人街等当地地标建筑。


滑动查看更多


虽然语言不通,但旋律优美、情绪饱满的歌声足以连接彼此。看过演出的老外朋友兴致勃勃地说:“感觉一定是在唱一个美丽的城市。”“虽然听不懂语言,但是一首快乐的、充满希望的歌曲,非常独特,吸引我很想去贵州看看。”


接下来,贵州代表团也将来到泰国,让更多人知道:原来中国的贵州省,是一个如此美丽的地方。欢迎全球各地的朋友,都能来贵州坐一坐。



在贵州过春天,

每天都是100分


当2025年的春天进入尾声,贵州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它不仅迎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也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了这片以喀斯特地貌闻名的土地上,还隐藏着多少未被发掘的宝藏。


数据不会说谎。在贵州省发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8.1%、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9.9%。在各地文旅“疯狂营业”的背景里,并非传统春季旅游热门目的地的贵州反而交出了一份值得称道的答卷。


我们在《去贵州,过一个“满分春天”》提到的因《哪吒2》而爆火的越界影城,一度让贵阳成为霸屏热搜的存在;村超、村BA之后,“村T”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黔南州三都自治县举办的“村马”赛游客超过了80万人;五一假期前后,贴合当代人生活审美“小而美”的贵州小城陆续在网上“爆”了:兴义、凯里、赤水、榕江登上“五一”假期贵州热度涨幅最快区县目的地(截至4月28日)。种种一切都在证明:贵州,远非昔日。



2025年3月,习近平先后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在肇兴侗寨门口,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唱起侗族大歌欢迎总书记。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他也观看了蜡染工艺流程。习近平强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对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红色旧址,要加强系统性保护。


与此同时,今年的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也将在5月18日,中国旅游日前夕拉开帷幕。如果往前追溯,民族大巡游源于贵阳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传说是为了纪念五代十国时期的苗族酋长祖狄龙和古鲁悲赞。


到了今天,节日的意义显然更加丰富,来自贵州全省各市州的26个方阵近3600人的巡游队伍来到贵阳,向世界呈现一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文旅体大场面。




如今,随着夏天即将来临,贵州多半还会继续成为大家首选的避暑胜地。不论是去玩水,徒步,还是在小城里citywalk,贵州的夏天都值得一去。


所以,如果你还没来贵州过春天,不妨期待这个夏天——在宝藏感满满的贵州,去感受旅行最美好的样子。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王昊天

作者丨王铁砣

图片来源丨视觉中国、贵州文旅、贵阳文旅、梅姗姗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77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