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杨晋画牛与入世、出世之想

作者:读书

2019-04-11·阅读时长6分钟

53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4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朱万章

两牧童骑牛漫游于堤岸上,两侧杨柳依依,远山淡影低回,湖中群鸭游戏,天上飞鸿冥冥。这是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弟子杨晋(一六四四至一七二八)笔下描绘的春天湖光山色的景象。作者在画中题识曰:“湖庄春晓,抚赵大年,杨晋”,钤朱白文相间印“杨晋之印”和朱文方印“子鹤氏”。“赵大年”即北宋画家赵令穰,擅画山水,尤以青绿山水见长,多描绘湖边之景及凫雁群集的景象,代表作有《湖庄清夏图卷》(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杨晋此图,即是仿其笔意所作。故无论是青绿山水,还是湖山之景,都有明显的赵氏烙印。此画实为杨晋《仿古山水册》(辽宁省博物馆藏)之一,题名为《湖庄春晓图》,与仿文徵明的《卢鸿草堂》、临王诜的《杨根净业》、抚刘松年的《柳塘书屋》、临赵孟的《出山图》、仿黄公望的《青山欲雨图》、仿王蒙的《天香书屋图》、仿高克恭的《山川出云图》、仿董源的《青林何蒙茸》、仿唐寅的《修竹寒泉》、仿江参的《溪山行旅图》和仿王维的《一阴积雪图》并列一册,显示其深厚的临古、摹古的艺术造诣。与其他临古之作不同的是,《湖庄春晓图》中出现牧童骑牛的画面,而画牛正是杨晋于山水之外的专长。因而在此画中,我们看到了杨晋独具个性的一面。

清人秦祖永(一八二五至一八八四)在其《桐阴论画》中对杨晋的绘画赞许有加:“笔墨追踪耕烟,种种入妙,可称能手。”“耕烟”即其师王翚(一六三二至一七一七),字石谷。秦祖永言其画能得其师的神妙,正因如此,又对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但未能另出手眼,摆脱师规,纵极工妙,终不免为石谷所掩耳。具此功力,何难上窥古人,另立门户,而徒随人脚跟转也。”纵观杨晋之画,知秦氏所诟病,不无道理。但唯独于画牛一道,则其认识犹未深,此乃“另立门户”之举,在其《仿古山水册》诸画中,即可看出《湖庄春晓图》与他画的别具一格处,便是其画中添加的骑牛点缀。他所画两头水牛,昂首阔步于湖堤上,牧童一人扬鞭,一人手拉缰绳,欢快地对谈。鲜活的画面为杨晋的临古之作增添了生趣。此图作于清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时年杨晋四十六岁。翁方纲(一七三三至一八一八)有一首《杨西亭画牛》诗曰:“天然石谷稿中来,未要前村牧笛催。是水性情风意思,稻田溪畔小桥隈。”以此来解读杨晋此图,亦可对其意境多一层了解。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72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323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