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晨早初日照高林

作者:爱乐

2019-02-14·阅读时长18分钟

57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00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李梦)

提到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1841-1904),我们最熟悉的恐怕是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慢板乐章,以及那首百听不厌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而作曲家其他作品,诸如歌剧《国王与烧炭工》(King and Charcoal Burner)、《摩拉维亚二重奏》(Moravian Duets)以及十四首弦乐四重奏等,如今则较少在捷克本土以外的音乐会上演奏。英国乐评人莱布雷希特曾在一篇专栏文章中,将“缺席”的原因归结为“一个创作了两部大热作品的人没有写出其他值得一听的作品”,笔者却并不赞同。单以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而论,这十四首作品虽然有的结构略显散漫,有的内容又似乎过于简单直率,并无法像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那样洞彻生之苦乐哀怨种种,但至少,它们远非平庸堆砌或应景之作。可以说,几乎每一首弦乐四重奏,都是这位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不同创作阶段和不同生活景况的写照。甚至,对于德沃夏克这样大器晚成的作曲家,那些未被毁掉(德沃夏克曾在1873年烧毁自己的部分手稿)的弦乐四重奏,或可帮助音乐史学者及乐迷回顾并梳理德沃夏克成名前的作品特征及发展脉络,是再好不过的“原始材料”(primary source)。


下文中,笔者将分析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的架构和内容,并试图发现这十四首四重奏作品中潜在的变化趋势。另外,笔者尝试将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置于作曲家个体经历和捷克民族乐派的发展中观照,并透过这样的情景分析(contextual analysis),了解捷克民间音乐舞蹈元素以及他国艺术元素如何在一首四乐章的弦乐四重奏(如《第十二弦乐四重奏“美国”》[The American,Op.96])作品中粘合杂糅。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8387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