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简朴之美对灵魂的呼唤

作者:爱乐

2019-02-14·阅读时长10分钟

39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01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梁潇)

悲伤、魔鬼、死亡、命运……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这些词语都被体现的那么深刻而又淋漓尽致,的确,生活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莫名的遭遇着那些不幸,深深的无力感仅能通过作品得以发泄。但生命起初都是美好的,带着悸动、带着憧憬,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异和姐姐的早逝给拉赫玛尼诺夫造成的悲伤与忧愁并没有成为他早期创作的主旋律,出于对音乐美好的向往,他在早期作品中还是难以掩盖一种青春的气息。可与此同时,肖邦和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散发出的忧郁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少年时期的拉赫玛尼诺夫,这种共鸣似乎让他一下子寻找到了知音,于是,他用音乐来诉说生活中的苦楚。18岁,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这部作品——《俄罗斯狂想曲》,简朴、优美、静谧和淡淡的忧伤组成了这部开启音乐创作之门的作品,也召唤起他音乐中最重要的悲剧元素,让他的灵魂在音乐的“悲伤”中不断地交织,最终,造就了一个个不朽的经典佳作。


溢流简朴之美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87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