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珀塞尔家族中的音乐家(三)

作者:爱乐

2019-02-14·阅读时长10分钟

47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23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彼得·霍尔曼 等/海伦 编译)


珀塞尔的羽管键琴音乐可能大多是以教学为目的而创作的,主要来自三个文献资源。亨利·普莱福德(Henry Playford)的《“音乐女仆”的第二部分音乐》(The Second Part of Musick's Hand-Maid,RISM 1689年)中包含了被归属于珀塞尔的11首作品,其中有些是歌曲或大型声乐作品段落的简单改编曲。这部作品集是由珀塞尔编定的,有可能他也承担了某些键盘乐改编曲的职责,尽管有些没有被具体明确地归属于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吕利早期歌曲《Scoca pur》采用“破碎风格”(style brisé,指器乐作品中所采用的不规则琶音织体——译者注)的优美改编曲(LWV76/iii),与珀塞尔自己的一些带基础低音的声乐改编曲相类似。《羽管键琴或斯皮奈琴教程选集》(A Choice Collection of Lessons for the Harpsichord or Spinnet,伦敦,1696年)是英国第一部专为单一作曲家出版的键盘乐作品集,收录了8部组曲。手稿文献《GB-Lbl Mus.1》中包含有21首带作曲家亲笔签名的分级作品,似乎是在1690年代为一位学生而作;这部手稿中也收录了奥兰多·吉本斯(Orlando Gibbons)和约翰·埃克尔斯(John Eccles)的数首作品。其他的文献能够说明,有些组曲中的乐章是较早期的创作。

与当时诸如弗罗贝格尔(Froberger)等欧洲大陆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较而言,珀塞尔的组曲创作可能明显地有所不同,但英国作曲家们从来就没有真正解决标准的组曲乐章数量和顺序问题(早期文献中的组曲作品有很大差异),珀塞尔的创作比大多数人更守规则一些,除了一部作品之外,几乎所有的组曲都是3个或4个乐章,都是以前奏曲开始,也都包含了阿勒曼德和库朗特舞曲双乐章。舞曲通常会因为风格不同而划分成两类:阿勒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和带通奏低音的乐章大多采用精致的“破碎风格”织体,这就意味着是利用分解和弦进行复调音乐的声部写作;而比较轻快的舞曲与合奏音乐改编曲通常都是用键盘乐师的右手演奏旋律,左手用简单的和弦做伴奏。尽管我们知道,珀塞尔是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管风琴师,也是皇家小教堂的管风琴师之一,但真正由他创作的管风琴作品却数量很少,只有两首与管风琴独奏相关的作品:同为d小调的z718和z719,这两首作品都很有意义。在珀塞尔生前,管风琴独奏都是例行公事的即兴发挥;罗杰·诺思(Roger North)曾写道:“大演奏家演奏的管风琴音乐已达到惊人的程度,展现出他们的卓越技巧。”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79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