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利群
2019-02-13·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67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曹利群)
匈牙利民间歌手
匈牙利小提琴家卡尔•弗莱什在他的自传《弦歌生涯》中写道,他的出生地匈牙利的维塞尔堡小镇,虽然只有6000人,但方圆50公里内一度却诞生了海顿、李斯特、尼基什、李希特、多南伊、莫肖伊等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和指挥家,如此多产音乐家的土地自然让匈牙利人骄傲。弗莱什还说,小的时候偶然给做医生的父亲在手术台旁当帮手,抢救的居然是个唱小夜曲而被情敌刺伤了肚子的小伙子。呵呵,连手术台也和音乐紧密相连啊。可见音乐之于匈牙利人的生活是多么不可或缺。这样看来,上海世博会匈牙利馆倾“一国之精神”作两张唱片来彰显自己的音乐之邦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其他音乐大国虽然不在少数,但似乎对音乐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奥地利,德国,俄罗斯馆并没有音乐的到场,或许他们要表达的元素太多吧。波兰馆日如愿举行了肖邦音乐演奏会,但他们馆内摆放的唱片却是德国公司出品的;葡萄牙馆“法多”唱片尽管很多,单张的,双张的,还有八张一套的,却叫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唯独匈牙利精挑细选了两张唱片,做成了纸套环保装。其中一张是民歌,另外一张是交响乐作品。录音、制作则是匈牙利国家爱乐乐团的正统人马,艺术总监是匈牙利大名鼎鼎的钢琴家科奇什,以及在欧洲非常出名的民间艺术家。面对这样的民族,把音乐作为国家的名片也好,标签也好,象征也好,除了敬佩,你还能说什么呢?
发表文章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