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2-11·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43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林金石
眼看春节就要到了,韩国“岳父”打来电话,说要来我家过春节,我开心极了。
前年,我被派往韩国进修,进修期间,我与韩国女孩郑素娥相识并相爱。那年临近春节,素娥突然提出要带我去看望她的父母,我很高兴,但一想到她父亲是一名企业会长,很威严,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不过这也是跟她父母见面的好时机。
这天,和素娥买了礼物回她家。她家青砖黛瓦,门前古井绿苔点点。进门左边是厨房,墙上挂着两顶草帽,一把镰刀。客厅挂着几幅笔力苍劲的书法,落款为蝇头小楷“郑钟铉”,想必是素娥父亲写的吧,一派古朴优雅的景象。
里屋走出一个身材壮实、穿着传统韩服的男人,头发斑白但精神矍铄。素娥一下跑过去挽着他的臂弯,羞涩地说:“爸爸,这是我新交的中国男友。”郑先生慢悠悠地坐在藤椅上,拿出一根旱烟,边吧嗒吧嗒地抽边打量我,许久后说:“我一直都仰慕中国,只是一直无缘前往参观,你可以给我说说中国春节都有哪些风俗吗?”为了在郑先生面前表现自己,我不假思索地为他介绍着。没等我说完,他就打断了我的话:“你们春节祭灶、舞草龙活动是何意?”听他这么问,我一时语塞。郑先生也默不作声。
随后,郑先生又从里屋拿出一个乐器问道:“这是什么乐器?”我看了半天,既像笛子但又不是笛子,我困窘得直挠头。他看出我的窘态,于是从口袋里拿出一块手帕轻轻擦拭着:“这呀,是一种管乐器,叫觱篥,起源于你们中国。”我顿时想起唐代诗人李颀的《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才明白,原来这就是觱篥!我感到无比羞愧和狼狈。郑先生接着说:“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不想让她远嫁他乡。”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