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11-21·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90个字,产生1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在过去楼市火爆的年份,全国各大城市“地王”频现成为常态,但是进入2018年以来,“地王”盛况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土地流拍,前三季度的流拍已经接近1000宗,创出最近7年来的新高,流拍数量同比增长四成,流拍面积相比去年翻番。值得注意的是,流拍的不仅是二、三、四线城市,北京、上海等4个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很多城市的流拍土地,甚至处于黄金地段,最终也被开发商放弃。
今年8月份,太原国土局将8块位置绝佳的土地拿出来拍卖,其中2宗土地出价不达拍卖底价,没有交易成功,另外6宗地无人报名,最终8宗土地全部流拍,被业界称之为史诗级流拍。两个月之后,这8宗地块降价20亿元之后再度拍卖,最终才被华侨城拿下。
和太原市主动降价不同的是,有些地方政府担心降价导致地价越来越便宜,在拍卖不顺利的情况下,主动终止拍卖。比如福州今年连续取消多宗土地拍卖,原因是了解到意向企业因地价过高不参与竞买,“为避免流拍对土地市场造成影响”,所以取消拍卖活动,择机再行出让。
房地产企业之所以在今年谨慎拿地,首要原因还是对行业未来的走势不太乐观。在当前中国经济的大背景下,以及政策层面对于房地产行业依然保持高压状态,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认同行业拐点到来,从过去抢地当“地王”转为准备过冬的姿态。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3701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