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云吸猫”,一种社交族群的诞生

作者:卡生

2018-09-06·阅读时长12分钟

310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278个字,产生6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云吸猫”的存在,是人内心向往更纯粹、更美好的投射,借由猫们的憨态和可爱,获取安慰和温暖


“云吸猫”的年轻人

“云吸猫”是一个新的网络词,指那些对猫有着难以自拔的喜爱,却因自身原因无法养猫,所以定期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猫的族群。这一族群的人数非常庞大,从社交媒体上的留言就能获知一二。“今天的猫片量已够,可以睡觉了”;又或“一脸痴汉,手心冒汗,假装家里有一只”。

“云吸猫”的年轻人,或是主动,或是被动。有的是喜欢猫,但没有足够的条件和空间养猫;也有人是在痛失自己的猫之后,对养猫产生了畏惧心态;还有的是体质对猫过敏不得不放弃养猫。大部分是以上的原因。

陈辰在社交平台上是一位活跃的“云吸猫”者,她刚从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找到一份工作,和两名同事租住在北京通州的三室一厅里。“我的室友人特别好,唯一一个条件就是不让养猫,她对猫毛严重过敏,3米之内,她就打喷嚏不停。”陈辰从小家里有一只叫阿黄的猫,亲人,懂事,寸步不离,到陈辰上大学阿黄已经14岁。据陈辰妈妈说,陈辰离家后,阿黄半个月不吃饭,生生饿死了。这让陈辰哭了很多天,之后一直内疚不已,如果不是离开家,也许阿黄还能再多活几年。在大学里她不能养猫,毕业了又遇到一个对猫过敏的舍友。为此,陈辰想过是否搬家,但碍于北京租房价格的居高不下,她强忍住再养一只猫的念想,每天通过网络“吸猫”缓解对阿黄的怀念。“每天我会花上1~2个小时,浏览猫的照片、视频,并和与我有同样处境无法养猫的留言者互动。我的舍友觉得我是不是有毛病,为什么会对猫有这么强烈的喜爱?但有时候我看到这些毛茸茸的生命,我会想它们在想什么,它们是不是有自己的家人,它们过得好不好。”陈辰的房间不大,12平方米,但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上不是猫的照片,便是猫的形状,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她心中的遗憾。

我问陈辰,你能一眼识别社交平台上的“云吸猫”青年吗?她很自信地开始描述他们的共同特征:“喜欢使用猫头作为自己的头像,喜欢在朋友圈发猫图表达今天的心情,并且存有无数的猫表情,随时用它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副‘痴汉’的模样,赞美并欣赏着别人家的猫。”

观看“猫片”可以让人获得情绪补偿,效果上如同服用了一碗“心灵鸡汤”,这成为猫类自媒体有着大量阅读量的原因。在网络上,由爱猫人士和“云吸猫”者发明的词语层出不穷:“吸猫”“撸猫”“铲屎官”……即使你不是一个养猫人,依然会对这些词耳熟能详。


今年5月,插画艺术家官纯在上海举办了一个猫主题的个展“猫山猫海——Too Many Cats”,其中展出的作品无一例外全是猫



今年5月,插画艺术家官纯在上海举办了一个猫主题的个展“猫山猫海——Too Many Cats”,其中展出的作品无一例外全是猫


这样一个族群,让猫类自媒体平台的留言区一片祥和。“这样的自媒体平台成为了温暖人心的好去处,世界已经让人这么失望,不如在平台上获取一些安慰,即使它是短暂的。”陈辰年纪不大,但终归有许多人不理解的孤独和感伤,尤其一个人生活在北京,这些平台成了她忙碌工作之余,聊以安慰自己的最便捷的方式。

日本学者四方田犬彦有本《论可爱》的书,他写道:“人们以微缩物为契机,沉迷于幻想,想逃离这个世风日下、历史与罪孽意识横行的现实世界,逃往一个只由私密性支配的世界。”“云吸猫”的出现大概就是这种心理的投射。

“吸猫”也分线上线下。“线下吸猫有更强烈的踏实感。”陈辰打趣道。她的包里总是装有猫粮,小区里的流浪猫见到她,就都跑过来,蹲在一旁等她发放当天的食物。“小区里的流浪猫每天定时定点蹲在我的楼下等我,久而久之,我觉得喂养它们已经成为了我的责任。”到了冬天,小区里的流浪猫冻死一半,这让陈辰焦虑不已,她从家里拿来热水、过冬的棉絮,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发生在冬天的悲剧。“很多人觉得猫独来独往,冷漠残酷,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原来我喂养的一只黑猫,每次只要我开罐头,就看到它冲进猫群,直接拽着罐头就跑,别的猫来抢,它就和其他猫打架。一次,我跟了上去发现,那只黑猫把罐头带回家给她的孩子吃,而那只小黑猫已经冻死在墙角。”陈辰在讲述黑猫的故事时,竟然红了眼眶。

文章作者

卡生

发表文章99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433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齐白石

巨匠是怎样生成的?真有天然之趣

746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