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2018-09-06·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19个字,产生4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很多业余跑者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每次自己一个人跑的时候都累得不行,但如果有人陪跑,尤其是当对方还是个好看的异性的时候,往往就能超水平发挥,甚至可以比平时多跑一倍的距离。
这种经历是长跑的专利,换成短跑就不成立了,因为短跑成绩几乎只和个人能力有关,再怎么打鸡血都不管用。
当然了,精神的力量肯定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生理指标,比如最大心率、乳酸代谢率、肺活量和肌肉类型等等硬指标才是决定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但是,当这些指标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因为面对同样的生理指标,不同的神经系统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到底是继续还是放弃,往往就是一转念的事情。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University of Padova)的心理学家恩里克·鲁巴特利(Enrico Rubaltelli)博士决定研究一下精神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他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让237名第二天就要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认真填写,由他来打分,以此来判断这些人“特质情商”(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高低。第二天拿到运动员比赛成绩后,他发现“特质情商”的分数和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甚至比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以往比赛成绩更重要。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28个推荐 粉丝4214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