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白石老人自述》背后的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9-06·阅读时长4分钟

192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9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白石老人自传》书封


整理/朱雯卿

齐白石立心要为自己作传,有记载的是在1933年,时年71岁。其时,他住进自己购置的跨车胡同的宅院有七八年了,已在画坛享有盛名,身边结交了一众文人,其中就有东莞人张伯桢。

张伯桢,号篁溪,朋友们多呼为张篁溪。他是康有为的弟子,中国第一批留日人士,归国后曾仕民国政府司法部,是京城政坛、文坛的活跃人物。《白石老人自述》中对他有这样的记录:“尊公沧海先生,跟我同是受业于湘绮师的,神交已久,在易实甫家晤见,真是如逢故人,欢若平生(次溪按:先君篁溪公,讳伯桢,尝刊《沧海丛书》,别署沧海)。”也就是说,坐在白石老人面前帮他记述生平的执笔人张次溪,正是张伯桢的儿子。

张次溪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北京,1923年考入世界语专门学校,后入孔教大学,获文学士学位。他常陪父交游,自己也少年老成。张家为东莞名门望族,家境相当富裕,在民国时的京城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社交平台,徐悲鸿、陈师曾、齐如山、梅兰芳等一批名流悉数登场。在这样的氛围里,张次溪从小就出入于京城文化圈,从容周旋其间。

篁溪、次溪父子二人,是白石老人的座上热客。1933年,张次溪曾为齐白石编印过仿宋铅字八卷本的《白石诗草》,于元宵节送到齐家画屋,齐白石对此极表感激,有诗记其情云:“画名惭愧扬天下,吟咏何必并世知。多谢次溪为好事,满城风雨乞题词。”后一句说的就是张次溪不惮奔波,为《白石诗草》代求名家题词的事。从1931年订忘年交,到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逝世,张次溪“时时请益于白石先生者凡26年”。

张次溪曾在他的《回忆白石老人》一文里,记述了与白石老人交往的情形:“我认识白石老人是在1920年4月,那时我才12岁,老人已经58岁了。我是随同先父到宣武门内石灯庵去拜访他的。老人刚从湖南湘潭原籍回到北京,从城南龙泉寺搬到城内。……在此以前,他上来我家几次,我都上学去了所以没有遇到过。那天,我见到老人,觉得他老人家和蔼可亲。他摸了摸我的头顶,对先父说:‘世兄相貌很聪明,念书一定是很不错的。’当时还从柜里取出几样点心给我吃,并详细地问我:‘在哪里上学了?读的什么书?’他的态度,使我暖和地好像满座都是春意。因此,我在童年的时候得到的印象,至今还在脑海里,久久没有忘掉。”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47969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齐白石

巨匠是怎样生成的?真有天然之趣

746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