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子懿
2018-08-30·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859个字,产生5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最难一年
2017年12月底,年关将近,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打了一个“喷嚏”。
12月28日,位于该镇的东莞台升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台升”)发布公告称:“因近年来环保监管趋严,订单急剧减少,业务下滑,亏损严重,公司不得已决定于2018年2月1日开始停止生产。”通知还称将买断所有员工工龄。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这家在此落地生根20余年的企业,是东莞市标杆性台资企业,1992年便在大岭山建厂投产。此后在东莞出口型经济的驱动下,台升成为美国家居家私行业中重要的批发商,是东莞最大的出口企业之一,并带领大岭山聚集成百上千的家具厂。有人统计过,鼎盛时期的东莞台升,一天要出口100个集装箱。如果说东莞打个喷嚏,世界会感冒的话,那么东莞台升打个喷嚏,大岭山镇甚至可能会休克。
2018年8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大岭山镇的东莞台升。在这个98平方公里的镇上,东莞台升以占地780亩的厂区面积,横置于镇区的北部,从手机导航地图看去,像是挂在镇中心头顶的一块巨大招牌。
通告中的停产已恢复,厂区内常有行人和车辆出入。东莞台升负责人之一、台升集团东莞环华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兰桂说,去年年底发的停产公告是集团领导的决策,属刻意告知,目的在于借此机会整顿生产、精简人员,将厂区主要业务由出口转向内销。
罗兰桂带着我在厂区里转了一圈。年后恢复生产,之前被全部解聘的500余名老员工中,有一定比例的员工买断工龄后被返聘。在一些车间,依稀能看到工人们装配、喷油漆的场景,他们所生产的样品被安置在办公楼第三层展示。在样品间不同灯光的搭配映照下,厂区生产的多种风格家具显得明亮而多彩。“这就是我们转型升级的产品。”罗兰桂说。
但仅这一层,并不能掩盖整个厂区的冷清。五条生产线中在工作的只有两三条,若干个上万平方米的大车间没有一丝人气,被用作仓库存放材料,一些生产设备已锈迹斑斑。园区东部的员工宿舍区人员稀少,而离宿舍不远、曾为了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而修建的标准足球场,已然杂草丛生。
从表面上看,这不像是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标杆企业的厂区。罗兰桂说,2006年之前是家具行业最兴盛的时期,“闭着眼睛都能赚钱,镇上的老板都笑得不行”。那时,台升整个厂区有7000多人,一年产值几十亿。员工在厂内就能使用银行取款机,逛厂区超市,热闹非凡。而今整个厂区的人数仅约700余人,为鼎盛期的十分之一。
过去多年,东莞台升都以OEM(代加工)业务为主,曾是香港上市企业顺诚控股有限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资产价值占集团的7.6%。但停产前,顺诚控股在11月的股东大会上一致同意剥离东莞台升,认为其对集团收益“并无任何贡献”。公告披露,东莞台升已连续亏损6年,2015年亏损3004万元,2016年亏损4856.2万元,产能利用率仅为30%左右。
“对企业来说,最大上涨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罗兰桂说,厂子宣布停产时之所以采取全员解聘、买断工龄的方式,就是想借此淘汰一批拖泥带水、效率低下的员工,为此台升集团不惜补贴了约5000万~6000万元。合格员工愿意回来的,台升欢迎。罗兰桂指着门口守门的一位保安大爷说:“比如他,干了20多年,人特别老实靠谱,就返聘了。”
2014年前,东莞台升聘用一个工人的平均工资近3000元/月左右,而如今一个工人工资普遍在4000多元,上涨了30%~40%。“好在背后有上市公司,资金上撑得住,没有任何问题。”罗兰桂解释,东莞台升背后还有台升国际集团,顺诚控股旗下的一家上市企业,而台升国际集团除家具业务外,还有房地产、能源、医院等实体业务。东莞地标性建筑环球经贸中心,就是台升国际集团的手笔,因而又称台商大厦。
传统的出口代加工业颓势早已显现,而东莞台升的最新应对策略则是加大投入、转攻内销。2018年1月,停产消息引发关注后,台升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郭山辉召开记者会称,台升不会离开,反而会加大投入,用上亿元更新换代,修改生产线。“现在东莞生产基地的生产线老旧,未来我们将投入更多的自动化生产线,将产销一体化都纳入智能制造的范围。”郭山辉说,所有外销业务将转到浙江嘉善,台升在当地还有一个三倍于东莞的厂区。
东莞台升转型升级的核心工程是,在2018年将原本外销、在北美拥有1000多个营销点的美国品牌“雷格西”(Legacy Classic)引入中国,命名为“环美·雷格西”主打大陆市场。东莞台升将作为此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罗兰桂被任命为该品牌总经理。“对于一个曾经以代加工为主的企业来说,开发自主品牌是必需的,不然就会被淘汰。”罗兰桂同时还兼任东莞台升另外一个自主品牌宾斯美邸的总经理。
罗兰桂介绍,与前一个品牌相比,新品牌的目标用户主要是“80后”与“90后”,着重走平民化与高性价比的路线。“价格让人完全没有距离感”,这是集团经过调研分析发现的趋势:国内对于诸如美克美家、达芬奇等高端品牌的消费能力在下滑,“80后”“90后”需要价格更亲民的产品。
集团给罗兰桂下达的营收任务是,2018年首年1亿元,3年5亿元,5年内A股独立上市。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上半年没有达标”。这位入行多年的职业经理人也感到了一定的压力,准备下半年进行营销冲刺。
罗兰桂1997年进入家具行业,从业务经理做起,到生产厂长、常务副总经理再到总经理,摸爬滚打多年,足迹覆盖粤港澳大湾区,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起落,包括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莞制造业出口造成的影响。
但跟那次危机相比,罗兰桂却觉得如今最艰难。“从业以来,今年是最难的一年,以前从来没有过。”在办公室里,他对着窗外说,“能维持下去就是万事大吉了。”
发表文章75篇 获得29个推荐 粉丝703人
不得拉稀摆带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