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燕
2018-08-23·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807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河庄村的新特产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3》)第一集里,章丘铁锅的出镜时间长达6分钟,“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1000度高温冶炼,36000次捶打……”豆瓣上有人评论,节目看完一点也不饿,但却很想买锅,巧的是,淘宝上还真就立马出现了同款,宣传语中就包含了《舌尖3》字样。
如今到章丘实地探访,连出租车师傅们都已经很懂行了,乘客想买锅,就直接拉到相公镇河庄村,这个村子是整个章丘铁锅作坊最多的地方。还没进村,远远就能看到玉米地边的电线杆上,高高挂着广告牌,上书“章丘手工锻打铁锅”,村子里面,也到处都是章丘铁锅的广告,塑料布打印体、油漆印刷体、毛笔手写体都有,都包含“章丘”“正宗”“手工”这几个关键词。
村民告诉我,今年《舌尖3》播出后,原来村里一家专门打锅的也没有,都是今年开起来的,最多的时候有三四十家,因为生意冷下去,加上政府整顿,现在只剩六七家了。刚刚过完年那会儿,村里每天一排排的车停在路边,都是来看锅的,现在有时候一天也看不见两辆外来车。这东西火了又冷了的过程,村民都觉得奇怪。章丘自古有铁匠风俗,《山东通志》里写,“唐时铁器章丘最盛”,延续到当地村民有记忆时,河庄村几乎家家都出过铁匠,早年就走街串乡给村民们打锄镰锨镢钩杈耙,但要说到章丘铁锅,他们以前根本没听说过。
牛祺圣是村里最有名的铁匠,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除了农具打得好,还打铁葫芦、铁牡丹之类的艺术品,他从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打铁,真正接触到打铁锅,却是80年代了,还是别人主动找上门的,问能不能打锅,他说能啊,打锅又不要啥含量,就偶尔打几口,但销量不好,赶一次集也卖不了三五口,因为铁锅沉,又容易生锈,普通人家都不喜欢用。
牛祺圣说今年这股风吹得有些邪,《舌尖3》是大年初四播出的,初五中午12点半,家里就来了第一个买锅的,是济南人。牛祺圣还不知道咋回事,第二个从南京自驾而来的客人就到了,一进门就开口要30口铁锅,牛祺圣说没有那么多,家里总共就10来口存着的锅,其中6口锅还是毛坯,没焊上耳朵呢。南京人正犹豫,呼啦又一大家人上门围过来了,南京人一看不好,连毛坯都拎走了。
大年初七,章丘文化部门领着章丘电视台、章丘日报就去了牛祺圣家采访,牛祺圣很懊悔,生意最火爆那会儿,他光顾着接待客人了,活都没法干,眼睁睁看着村里其他人热火朝天开始打锅,心想要是去年一整冬都打锅就好了。前段时间,牛祺圣还在家里装了监控,门前一条土路,有汽车经过,立马能瞧见,防的就是有人来偷师学艺,他还气鼓鼓地举例说,就在我们采访的前几天,一帮人假扮记者,到家拍这拍那,其实就是偷学打锅手艺的。但实际上,现在村里已经很少有人来参观了。
村口的郑佐超家的铁锅事业就是今年4月才开始的,炉子就在自家小院,还招了5个工人,旁边用三脚架架着手机直播,他说这是最重要的销售渠道。郑佐超总是抡一会儿大锤,就到手机旁,边抹汗边说两声“老铁们,帮我双击666”。他对记者的来访态度矛盾,说他打锅是正宗的手工热锻加冷锻,不怕看的;又怕记者来搞破坏,“章丘铁锅都被你们说坏了”“你要是影响了我生意,我指定要告你的”。我问他为什么4月才开张,他认为是我在给他下套,“打锅又没啥技术要求,还时间早晚?”相比时间问题,他觉得地域问题更重要,“章丘人卖章丘铁锅理所当然,现在有的外地人,也用我们章丘铁锅……”说完他骂了句脏话。
发表文章-5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71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