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巍
2018-08-13·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2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泡网网友“身是客”姑娘发帖子讨论达·芬奇的非婚子女身份问题,说:“经过三天三夜的思考,我终于了悟:双方没结婚所生子女叫非婚子女,一方结了婚跟第三者所生的叫私生子……唉!我跟达·芬奇中间,除了天才和凡人之隔,还隔着这么久的年代,这么远的路途。就算不隔这么久远,还有语言隔阂;他吃意粉,我吃肠粉,绝对搞不明白他的。”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理解达·芬奇在今天确实仍是一桩难事,他非常奇异,奇异得无与伦比,他给宠物蜥蜴加上翅膀,谓之为龙;他在手稿的空白处画的金字塔形降落伞500多年后被证实果然管用;他匆匆忙忙给土耳其的苏丹写了一封信,要为他设计一座跨越金角湾的大桥;他构想出了现代迫击炮,定格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古往今来像他这样无所不能的人再没有第二个,他就像一个光临了地球的外星人。有一套新书许诺教读者“怎样像达·芬奇一样思考”,编者大概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让他一件作品也无法最终完成?他的灵感纷至沓来,总是一个还没耗完新的就来了,学习如何避免像他那样思考才更有意义。
在1月17日出版的《纽约客》上,该杂志专职作者亚当·戈普尼克评述了两本新书,一本是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马丁·肯普所著《莱昂纳多》,扼要地介绍了对达·芬奇生平的研究;另一本是传记作家和史学家查尔斯·尼科尔的《莱昂纳那多·达·芬奇:灵感翻飞》(Leonardo da Vinci:Flights of the Mind),他提了更多的社会史背景,做了更深入、更果敢的剖析。两本书不期然间同时出版,在争夺市场的同时也互为补充:肯普的是从内向外看达·芬奇,尼科尔的是从外向内看。肯普解释了达·芬奇的设计原则,根据他丰富的知识和画作归纳了他的世界观;尼科尔对他的人生和时代有着宽广的视角,由此揭示了他的思想之所在,考察了对他的思想的形成有助益的人。
“肯普的书不是名副其实的传记,他没有充分考察作为一个农妇的私生子的达·芬奇,以及他在弗罗伦萨师从雕塑家韦罗基奥、毕生辗转于米兰和法国宫廷等经历,他没有去颂扬达·芬奇的众多发现和预言,而是专注于探究达·芬奇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肯普认为,达·芬奇一直致力于寻找普遍的比例规律,不仅是美学上的比例规律,比如黄金分割律,而是类似于两个世纪以后的牛顿的平方反比定律一样的规律,能解释力的作用原理的公式。“将艺术上成比例的美的概念跟大自然内一切力成比例地起作用二者联系起来,达·芬奇是第一人。”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99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