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鸿谷
2018-08-13·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9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李鸿谷)
糯福天空的星星真多,当地人说他们离天近。在海拔1500~1800米高山公路上,汽车的远灯光经常没有了尽头——一个又一个要打满方向盘的急转弯。就这样盘来转去,如水的天空与繁密的星星,坐在汽车里不完全是诗意。糯福乡大寨子到南段村老寨,51公里,丰田路霸整整跑了两个小时。这并不算夸张,我坐这趟便车到老寨。
丰田的司机是南段村委会主任李学文,乘客是糯福乡政法、司法、土地与武装部门的负责人。要处理一桩南段科米谷寨子里的土地纠纷,他们选择星夜赶路。李学文承包了南段村茶厂,买得起丰田,糯福其他“村官”,“最多只有摩托可骑”。李学文一级的村官,“每月工资330元”,买摩托也不容易。在南段与李的前任,当了近20年村主任扎儿聊钱,“我不干了(村主任),当然就没有了收入,我又不是国家干部”。可怜的扎儿,现在早已忘了如何种田,“老婆嫌穷,跑了”。
糯福乡在云南澜沧县的最南端,南段村又在糯福的最南端,过界便到缅甸。南段村有十个寨子一个茶厂,更小的官,真正的行政“细胞单元”是寨子里的小组长。我到村委会看他们的账目,去年小组长们以误工费所报呈的收入,最高的,一年200元。在全部是拉祜族寨子的南段村,除了“行政单元”的小组长们,还罕见地保留着拉祜传统的头人制度。寨子里的头人有4个——卡些、佛爷、摩巴与章离,他们与小组长,谁是真正的乡土权威?
发表文章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4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