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鸿谅
2018-08-13·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45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鸿谅)
2001年2月,姜人杰升任苏州市副市长的时候已经53岁,“到年纪了”,他的仕途因此并不被特别看好,副市长的职位被认为是他退居二线前所能到达的顶峰。
姜人杰的仕途并不具备太多的传奇色彩,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转折,追溯起来大约需要从结识费孝通开始。1948年12月,姜人杰出生于苏州市原吴江县震泽镇一个普通家庭,1964年高中毕业,与那时候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16岁的他下乡插队到了震泽镇附近的庙港公社红心大队。1969年姜人杰当上了庙港公社红卫中学的教师,后来到公社文化站任职,在这里他结识了学者费孝通。80年代初,只是文化站普通干部的姜人杰曾两度接待前来考察的费孝通,深得费赏识。只是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两人的惟一共同之处,不过是他们同样出生于吴江而已。
第一次转折的机会在姜人杰34岁那年到来,1982年,姜人杰在费孝通推荐下,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选派到南京大学经济管理干部专修班学习。毕业后,费孝通还征求当地政府意见,表示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他就要留姜人杰在自己身边。1984年,姜人杰担任了上海缝纫机三厂吴江分厂的厂长、党委书记,不到一年时间,该厂就成为吴江机电企业中的“龙头”,1985年创年产值1527.65万元,上缴利税393.25万元。这成为姜人杰履历上第一笔政绩,也很快引起了吴江市领导的注意。1987年4月,他被调入吴江市政府担任副市长,分管工业。据吴江当地官员回忆,姜人杰给人的印象是“很聪明,有办法”,而且会“玩政治”:例证是“当时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不和,但都对姜极为信任”。
发表文章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