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把宝押在圣丹斯上 “圣丹斯电影节已经成为真正雅俗共赏的电影节” ——《纽约时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6分钟

91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0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于萍)

从圣丹斯出名

正在举行的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被誉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独立制片业的精神支柱”。这么高的地位,除了入围影片必须是独立制作外,还有一个原因:它敢藐视奥斯卡。每年的圣丹斯都在1月底举行,一定要赶在奥斯卡之前;还立下规矩,凡在其他电影节上获过奖提过名的电影,一律不要。它也是美国本土电影节。

1981年演员兼导演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创立了圣丹斯研究所,以非盈利公司的形式支持和培养新生的电影人。1984年,第一届圣丹斯电影节举行,由研究所资助电影人参加电影节。初创时期的雷德福是当红小生,要知道那会儿他到底有多红多帅,可以看他在1992执导的影片《大河之恋》。里面桀骜不驯的老二布莱德·彼特已经让人神魂颠倒,可影评家们认为如果导演雷德福依旧年轻,应该亲自上阵,金发俊相风头一定盖过布莱德·彼特。但上世纪80年代初的雷德福看不惯好莱坞只认大制作、大构想、大导演、大明星的做法,觉得真正的电影艺术都掌握在那些没名的、狂热的、同性恋的、边缘的制作者手里。奖励独立制作电影和名不见经传新人的圣丹斯应运而生。除了上述规矩,地点的选择也颇具用心——犹他州盐湖城的帕克市,那里偏僻空旷天寒地冻,距离奥斯卡举办地洛杉矶要两小时飞机40分钟车程。设立了剧情片、纪录片、全球电影奖等22个奖项,为那些成本低廉内容低沉的电影对号入座。最初圣丹斯的电影并不被看好,多被批评为构思浅白、制作粗糙、技法青涩。1987年最佳剧情片《堆垛》是其中的代表:一个农夫在捆扎干草,一遍又一遍,捆了一个半小时。由此圣丹斯被称为“游手好闲的电影节”。那时候在美国拍电影要想有出息,就要走好莱坞虚华的路子,玩深沉玩不过伊朗,玩艺术玩不过意大利。但雷德福品位不高,主意却不赖,电影节的意义被拔得很高。《纽约时报》有个评语:“鼓励独立制作的圣丹斯电影节是不可取代的,不能避免的,与好莱坞绝缘的。虽然它的电影不怎么样。”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功夫的江湖

34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