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烧饼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0·阅读时长3分钟

210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61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图 陈曦)


文/马菁华

奶奶家楼旁边有一个顶很高的像仓库一样的房子,虽然空旷,但窗户少,终年黑洞洞的,据说以前是食堂,自我记事起,已经改作换面条、打烧饼的铺子了,但大人们还是叫食堂。

那是一座砖房,里面为长方形,靠东边是换面条的——现在没再见过换面条的了,就是拿面粉换面条,以物易物,不使钱。家里这天吃面,奶奶就给我一个不锈钢的小盆子,往里面舀几瓢面,我就出门了。下楼,楼下是一条挺宽敞的水泥地,边上是一人多高的砖头围墙,围墙里面是汽修厂,汽修厂大约是废弃了,终年都没什么声音。围墙下树了一溜竹篱笆,爬着暗绿色叶片厚实肥大的木耳菜。这菜吃起来黏黏糊糊的,我不喜欢,但是会结紫色的浆果一样的软豆子,一捏一股水,很紫,倒有点意思,于是我经常摘一把。

往食堂去的时候是不摘的,我端着面,走到楼头往右一拐即是。走进食堂眼前忽然就暗了,得适应一会儿才能看清。换面条的地方有一个非常高、非常厚的面缸,一个中年妇人拿过我的小盆子,在一架秤上称了重量,便把面倒进面缸,于是腾起一阵小小的白色烟雾。面条有很多种,粗的细的、圆的扁的,我家吃韭菜叶那么宽的居多。妇人从案子上捞起一把面条,在手上团一下,两手抓住用力一拽,这团面条就落进了我带来的盆里。

换面条的地方永远飘着面粉和生面混合在一起的味道,乌黑的地面上总是浮着一层薄薄的面粉。换面条的时间,靠西边的烧饼铺尚未营业,因此食堂很安静。

我更喜欢晚饭前去买烧饼,因为打烧饼是很好看的。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4800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