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恺
2018-07-30·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90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恺)
( 1945年9月9日,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率日军代表退出受降会场。这一天,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中国政府代表何应钦将军在南京黄埔路原中央军校大会堂接受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的投降 )
1948年8月23日,尽管抗战胜利已经3年多了,但是冈村宁次成为中国政府的战犯角色不过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8月9日,他才作为战犯被关进上海的高境庙战犯监狱,战后一直在南京极其僻静处隐居的冈村宁次这时候才刚刚尝到监狱的滋味,他喜欢的钓鱼生活也在几年中不得不突然终止。按照冈村宁次自己的回忆,只有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那几天,他才处于这样的焦虑状态中。“我原来睡眠状态极好,但是这两三天来,不知是90华氏度的酷暑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夜半总是醒来。”
战犯监狱的典狱长孙介君的到来,宽慰了冈村宁次的心情,孙尊称冈村为先生,“先生前在塘沽协定时和在停战投降时,均未采取对中国不利的措施,中国有识之士甚嘉许。”孙并且把大人物的话传递给他,“绝不会处以极刑,至于无期也好,10年也好,结果都一样,请安心受审。”
8月23日,公审冈村宁次的日子,不仅审判场所上海市参议会礼堂内挤满了听众,外面的广场上也挤满了人。研究这段历史的上海社科院学者吴健熙说,参议会礼堂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典型的意大利风格,当日,在礼堂外面的大立柱上悬挂了两个高音喇叭,“市民都站在外面,想弄清楚这个战犯头目怎么拖这么久才受审,他一直躲在何处。还想弄清楚他为什么没有被送到远东国际法庭上去”。
发表文章3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