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峰
2018-07-27·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3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小峰)
( 两个小“玉米”举着印有李宇春头像的巧克力棒 )
“‘玉米’们比我们还爱春春。春春去北京,皮肤有点过敏,她们都给春春买药,什么药都给她买,要她注意身体。不管从哪里来的‘玉米’,他们组织的都太好了,她们给春春做各种各样的手牌、徽章、拉票用的宣传单,每个地方的‘玉米’做的都不一样,他们不想让春春看到一样的东西。”这是李宇春妈妈眼中的“玉米”。
“玉米”,在今年夏天成了一群特殊群体的代名词,每一个“玉米”都能讲述出他们独特但又十分相似的故事,不管你什么年龄、身份、性别、职业,这段故事完全可以当成美好的回忆去珍藏起来,因为这对许许多多的“玉米”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次⋯⋯也许每一个“玉米”甚至“凉粉”、“盒饭”、“粉笔”都能从下面这个女孩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她叫张家怡,一个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三联生活周刊: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李宇春的?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