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杨苡:与巴金家人69载的交往

作者:李菁

2018-07-25·阅读时长11分钟

145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915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十七岁的杨苡 )

一信之缘

苦闷,彷徨,忧郁,外面的学生运动如火如荼,自己却被母亲死死地看管在家里,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办墙报、唱着救亡歌曲在游行行列中前进,一腔热情找不到出口。1936年某一天,正在天津“中西女校”高二读书的杨静如悄悄给巴金写了封信,将心中的情绪向从未谋面的作家一吐为快。

那一年,原名杨静如的杨苡只有17岁。1919年,杨苡出生在天津,父亲曾任天津中国银行行长,家境优越。杨苡很小时父亲去世,长她5岁的哥哥杨宪益便成了她的偶像和心中的英雄。但也正是在那一年,哥哥去了英国牛津大学,姐姐也离家去燕京大学读书,在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接受教育的小杨苡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苦闷。而这一切,她相信巴金是能理解的——那时,巴金的那部《家》已经在她们这群学生中非常流行,“我觉得我的家酷似他的家,我却不能像觉慧那样,冲出那个被我称作‘金丝笼’的家庭”。杨苡按照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巴金曾任该社总编辑)的地址寄出了这封尽情讲述自己苦恼的信。

肖丽蓉 1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李菁

发表文章206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1209人

文字工作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巴金

世纪文人的中国生存

55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