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年代

​美好年代

作者:曾焱

2018-07-18·阅读时长5分钟

41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7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曾焱)


( 12月10日,法国巴黎小皇宫博物馆重新向参观者开放 )

从热闹的香榭丽舍转入安静的丘吉尔大道,两侧就是大、小皇宫。两个建筑都是为了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开建,落成时间又相近,所以总被当作孪生设计。但在当代一些建筑名家眼里,小皇宫的标杆地位其实远高于大皇宫,从设计理念层面上,它才是法国“美好年代”的最好作品。

大皇宫有2.2万平方米的玻璃穹顶,四角装饰巨大的飞马车铜像,内部楼梯高43米直达穹顶,每个细节都印证着华丽和气派,但批评意见认为,正是这过分陶醉的“大”使它最终在设计理念上无法跳出古典主义的浮华窠臼。而小皇宫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奉为世界各国建筑师的样板,欧美城市里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它的局部摹品。负责修缮工程的建筑师之一查克斯(Chaix)形容,小皇宫的设计表面上似乎用“折衷”和“拼贴”两个词就概括了:门廊和圆柱是纯欧洲古典风格,主体建筑拦腰开出巨大的拱窗,地面仿古庞贝风格镶嵌马赛克,而中间庭院又取阿拉伯式。圆形门廊之上带钟楼的穹顶,铸铁楼梯和线条掌控,这些却是完全彻底的新艺术装饰风格。以常理这种混杂对于建筑师是致命的,但小皇宫偏偏在整体上达到了令人惊奇的化入化出效果,雍容大度之外,还有一些难用语言表述的赏心悦目,比如建筑内部利用光线的通透和层次所营造的现代感。在小皇宫落成之后,据说比利时国王莱奥波德二世(Leopold)一见倾心,立刻着人向建筑师吉罗(Charles Girault)发出“订单”,请他在比利时特努伦(Ternuren)建造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刚果宫,现在是特努伦博物馆。1904到1905年国王又邀约吉罗为布鲁塞尔最重要的“五十年王宫”设计建造了凯旋门,对他偏爱至深。

在得到设计小皇宫的机会之前,吉罗还不在大师之列。1900年他已经50岁,此前比较重要的作品只是为巴斯德研究所设计建造了安放大科学家骨灰的地下室,作品虽小但吉罗借鉴了意大利拉文纳地区的古陵墓风格,用大理石和马赛克为主体材质,让人见识到他兼收并蓄的特质。吉罗其实还作为总管监工了大皇宫的修建,也许因为入选方案来自其他三位建筑师他不便改动,吉罗没有在大皇宫上过多留存自己的个人风格,但乍看之下,两座宫殿在形式上还是有诸多呼应。2001年中标修缮工程的两位建筑师曾在开工前找到几张1900年的原始照片,非常吃惊:他们没有想到吉罗在100年前对于光线所具备的塑造力就有如此现代的整体把握,每个层面在每天的不同时刻都有空间变化感。他们所面对的现实的小皇宫,却因为数次愚蠢的改造和所谓增添现代设施而极其阴霾、沉闷,完全丧失了和自然有即时交融能力的原貌,他们想不通那些改造者如何做到“化神奇为腐朽”。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2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北京最后的王府

61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