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峰
2018-07-18·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2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作为一个职业编剧,钱林森早在10年前就开始琢磨《洗冤集录》。当时有人找到他,说类似包青天这样的电视剧比较热门,能不能编一个破案题材的剧本。于是钱林森就到公安局刑侦部门找素材,无意中他在一个法医的书柜中看到了《洗冤集录》,便借回去看,这一看就入了迷。“《洗冤集录》比西方法医学著作还要早300多年。”钱林森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今天科学很发达了,法医专家还要看这本书呢?“虽然书里面有很多破案的手法已经很落后了,但有些方法在今天看来还是很科学的。”钱林森说。
宋慈在《洗冤集录》里面写的各种验尸、断案方法,基本上是说明文,并不具备改编成剧本的条件,3万多字的书里面,宋慈一共写了53种方法。钱林森便从那些最能激发他想象力的词句中入手,“《洗冤集录》是经过实践得出来的结论,里面的‘偏方’会让人设想一些情节,容易让人产生推理。所以,我就倒着写,根据书里面的结论,往回编故事。比如,检验吊死的人,是自杀还是他杀,通过索痕很可以判断出来,是红痕还是白痕?然后去编一个案例,先让人看到的是自杀,然后宋慈出场,一步步推理出是他杀。所以,电视剧刚播出的时候,很多观众都误以为是根据《洗冤集录》改编的,其实只有结论是书里面的,故事都是编的”。
在第一部52集的《大宋提刑官》拍完之后,他们都没有想到这部剧会有如此之高的收视率,当中央电视台审完片子之后,原计划放在八频道播出,改在一频道播出,同时决定拍续集。这下就有点难住钱林森了,他说:“《洗冤集录》里面的破案方法在第一部里面用掉了14个,剩下的有些不适合编故事,还有一些没法用。”没有“偏方”,就没法“抓药”。钱林森也承认,第一部戏,书里的方法用得太狠了,以至于到写第二部剧本的时候有点捉襟见肘了。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