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峰
2018-07-13·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8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小峰)
( 索朗旺姆 )
几年前,我去云南出差,听当地很多藏族女孩唱《青藏高原》,让我感到很吃惊,这些女孩基本上没受过专业训练,但唱得非常好听。她们可能没有李娜唱得那么专业,但是味道却很足,少数民族的民歌听的就是它与众不同的味道。张千一创作的这首《青藏高原》,吸收了很多西藏民歌里的技巧,如果你没听到藏族歌手唱的话,大概单从曲谱上是感觉不到的。李娜也因这首歌为更多人所知。
再后来,我发现,很多歌手大赛上,歌手们为了给评委留下一个好印象,常常选择这首歌,而且唱得都不错。然后我发现,这首歌其实在演唱的难度上并不高,只是音域的跨度超过3个八度,跨3个八度的歌曲很多,对女歌手来说其实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仔细听过一些普普通通藏族女孩唱过《青藏高原》,对比李娜的版本才发现,其实要把这首歌唱出味道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在发音的部位和一些修饰性的滑音、颤音处理上,藏族歌手更习惯用他们的语言发声习惯来表示出来,这是很多汉族歌手学不出来的。
小时候听才旦卓玛唱《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并没觉得西藏民歌和别的民歌有什么区别,后来才知道,牧羊女才旦卓玛唱歌后掌握了不少发声技巧,很多原有的味道就没了。那时候像王昆、郭兰英等一大批民歌手都去音乐学院学习过正规演唱培训,结果各自的特点都慢慢没有了。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