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追寻食物来源之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3·阅读时长3分钟

41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2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小贝)

古人云:“肉食者鄙。”可是归根结底动物吃的不也是草吗?好像穷人和富人吃的东西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更是指出,所有人吃的东西其实无非两样:石油和玉米。我们不会坐下来喝一碗石油,但是我们吃的很多东西在制作过程中都用到了大量石油:石油制品制成的化肥和农药、运输粮食的汽车和包装食品的盒子。再说玉米,它组成了麦乐鸡38种成分中的13种,超市45000种食品中,1/4以上都含玉米。按照他的总结,“我们都是玉米的孩子”。

现在吃不是一件只会带来快乐的事,而是充满困难的选择和技术上的强制。应该做一个肉食者还是素食者?完全不吃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吗?在超市购物时,总要面临复杂的选择:商品上标注说“有益于心脏健康”、“不含氢化植物油”、“放养”等等。买一盒牛奶也会左右为难,常规的还是有机的?有机牛奶也许经过巴氏杀菌,保质期一个月,质量上更有保证,但是有些人觉得味道不对。我们越在意我们吃了什么,就越容易落入市场宣传的圈套。每个家庭都希望吃得健康,但是迈克尔·波伦认为由此美国反而陷入了全国性的饮食混乱。

波伦的上一本书《植物的欲望——植物眼中的世界》颇为畅销。在他看来,考虑该吃什么东西之前,应该看看我们现在正在吃的都是些什么,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他考察了四种食物从地里一直到上餐桌的过程,四种食物分别是工业化食品、大规模有机食品、小规模有机食品和一些人自己在野外种植、收获的食品。每一种他都亲自尝了一番:麦当劳、天然食品超市、一个小有机农场,甚至还自己去打猎。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龙与鹰的对话

意大利文化年气质寻踪

38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