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生活于明代

作者:曾焱

2018-07-13·阅读时长5分钟

49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3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曾焱)


( 玫瑰椅六张成套 黄花梨木,晚明,长59.3厘米,宽45.5厘米,高88.5厘米。成套的明式椅组传世极稀少,已知的四张成套的例子在前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波士顿美术馆有收藏。 )

在巴黎读书的时候,有段时间曾喜欢去巴士底广场附近的一条老街上闲逛,那里有很多门脸极小的艺术工作室、时装工作室,还有古旧家具店。有次在一家经营中国古旧家具的店里歇脚,随手翻看一本时尚杂志,上面有篇文章介绍一比利时人如何痴迷于中国古家具,最终成为欧洲最大的明式家具收藏家。文章配发了很多照片,以往印象里中式家具总嫌繁复和沉闷,他家中陈列的那些家具却如此简约干净,优雅清丽,它们在一个西方家居环境中释放出来的压倒其他一切装饰的巨大美感当时真的令人震惊——这是我第一次对明式家具的大美有真切感受。前两天,有朋友推荐故宫博物院4月28日将开幕的一个明式家具专展,说展品全部来自一位比利时大藏家,我立刻想起了在巴黎曾经看到的那些照片和文字。果然就是同一个人:菲利普·德·拜克(Philippe De Backer),“侣明室”主人。

菲利普的职业身份是一家全球咨询顾问公司高级合伙人,工作往来于布鲁塞尔、巴黎和亚洲之间,这为他收藏明式家具提供了便利,每年可以到中国五六趟,和一些国内收藏大家私交不浅。他的“侣明室”藏有100余件黄花梨木家具和配件,是目前此类家具在中国以外地区最大的私人收藏。2003年,巴黎以收藏亚洲文物和艺术品闻名的Guimet博物馆为他的“侣明室”设了专门展室《明:中国家具的黄金时期》,结果成为博物馆里全年参观人数最多的展项,可见明式家具在国外的号召力。在1996年秋,纽约克里斯蒂举办首次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会,曾吸引世界各地收藏家300余人亲临现场,107件拍品无一流标,价位最高的一件清代黄花梨大座屏以100万美元被美国一家博物馆购藏。这是标志着中国古典家具跻身于世界级重要拍卖品行列的一次拍卖。2002年9月,纽约克里斯蒂又推出拥有全球最多明式家具的香港藏家叶承耀的明式家具专场,成交40件拍品总额达2262万港币,成交价前三位包括明黄花梨三屏风独板龙纹围子罗汉床(273.3万港币)、明黄花梨灵芝纹衣架(230.5万港币)和黄花梨两卷角牙琴桌(196.2万港币)。

菲利普和香港古家具收藏家、嘉木堂主人伍嘉恩女士有十几年交情,据伍嘉恩说,“侣明室”的名字还是文博名家王世襄先生所起。菲利普在藏品不断增长后,将自家住房扩建出两翼用来放置家具,并生出与收藏一起“生活于明”的心思。2000年前后经伍嘉恩推介,研究明家具的大家王世襄先生为菲利普题写了“侣明室”这样一个古意盎然的室名,也有了之后画册Living with Ming-the Lu Ming Shi Collection的出版,意译为“生活于明:侣明室藏品”。4月28日到6月15日,这批藏品中的79件能够回北京故宫的永寿宫里展出,也算是得其所在了。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3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龙与鹰的对话

意大利文化年气质寻踪

38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